腰椎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筋出槽,骨错缝的内涵 [复制链接]

1#
“筋出槽,骨错缝”这一术语,在博大精深的中医骨伤科学中,蕴藏着深厚的医学智慧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素问·宣明五气》中的那段经典论述,为我们揭示了人体因长时间保持某一姿势而导致的伤害,其中便包含了关于“伤筋”“伤骨”的初步描述。这些记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古人对筋骨损伤认知的宝贵线索,也奠定了后世医者深入研究的基础。石筱山先生在其医学著作中,将筋骨损伤细分为伤筋与伤骨两大类,并对各类损伤的成因、症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他的理论为后来的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推动了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魏指薪先生则进一步将关节脱位细化为脱、扭、滑、错四种类型,其中“错”即指骨错缝。这一分类方法不仅使得医者能够更加精准地诊断关节脱位,也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冯天有先生则在研究臀上皮神经时,提出了“离位”属筋出槽的观点。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臀上皮神经损伤的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医骨伤科学界对“筋出槽,骨错缝”的认识也愈加深入。年,脊柱筋出槽骨错缝临床诊疗指南标准化项目专家组更是制定了《脊柱筋出槽疾病诊断标准》和《脊柱骨错缝疾病诊断标准》的专家共识,为这一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来看,中医骨伤科学界对“筋出槽,骨错缝”的认识,既包括对这两种病理现象作为疾病名称的理解,也包括对其作为筋骨疾病主要病理机制的概括。这一认识不仅丰富了中医骨伤科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我们相信“筋出槽,骨错缝”这一古老的医学术语将在未来的医学领域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疾病名称筋出槽与骨错缝,作为中医临床中常见的筋骨损伤类疾病,其实质各有千秋。筋出槽,亦称为伤筋,往往源于间接暴力或长期慢性积累性外力作用,导致筋的形态结构、功能状态以及位置关系发生异常。其临床表现颇为显著,患者往往感受到患处局部疼痛难耐,活动受限,触诊时则可觉察筋的张力显著增高,并可触及结节或条索样改变,触之则有明显的压痛感。这一病变过程,实则反映了筋的形态结构、功能状态以及位置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对筋出槽的治法亦有精妙阐述,提到补筋丸专治此类跌扑闪挫之症,诸如筋翻筋挛、筋胀筋粗、筋聚骨错等,均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筋出槽所涵盖的范围甚广,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的痉挛、撕裂、撕脱与粘连等病理改变。至于骨错缝,则是指因间接暴力或慢性积累性外力作用导致的骨关节细微移位。其临床表现同样显著,患者同样会感受到患处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触诊时则可发现关节运动单元的终末感增强,松动度下降,并伴有明显的压痛。骨错缝的本质在于骨关节间隙或相对位置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关节活动受限。此类病症好发于联动关节和微动关节,常表现为关节半脱位。古代医籍中对骨错缝亦有详尽记载,诸如骨缝裂开、骨缝开错、骨缝叠出、骨缝参差等描述,均反映了古人对这一病症的深刻认识。而《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与《伤科补要》等经典医籍中,更是对骨错缝的成因、症状及治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为后世医者提供了宝贵的治疗经验和参考。筋骨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筋出槽,骨错缝”是对筋骨病筋骨失和病理机制的高度概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等疾病的病理机制均与筋出槽、骨错缝有关。《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筋有连接和约束功能,骨有支撑和附着功能,二者互存互用,以达骨正筋柔、筋骨和合。筋骨和合立足于筋之动态稳定结构和骨之静态稳定结构处于协调状态。筋出槽和骨错缝是结构异常,更是功能改变。吴梦等提出,筋出槽可改变筋膜的生物力学特性,影响筋膜网络结构的拉力平衡,可对肌筋膜所连接的多组织连续性网络的应力造成影响。骨错缝是发生于骨关节之间的微小错位,程度多轻于半脱位或为半脱位。骨缝微小错位和肌肉、韧带的力学特性出现异常会影响关节运动和应力传导,破坏关节的筋骨动静力系统的平衡,引起局部气血失调与筋骨失养,导致筋骨病的发生。因外力伤害如闪扭旋转等,关节突然发生超出正常生理范围的活动,关节间隙极度张开,负压增大,滑膜吸入关节间隙,关节屈伸活动时因滑膜被夹于关节面之间,可造成滑膜嵌顿或关节半脱位。脊柱是筋出槽、骨错缝的好发部位之一。张怡瑾等认为,颈椎筋骨系统的“骨张筋,筋束骨”作用受限和生物力学异常改变均是筋出槽、骨错缝的表现。脊柱关节突关节紊乱、错位可归于骨错缝,滑膜嵌顿、韧带剥离可归于筋出槽,二者常互为因果,导致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的破坏。筋出槽和骨错缝是颈椎病发生的关键病理机制。颈椎病的临床表现复杂,但各种类型颈椎病的共同点是临床症状的出现或加重与颈椎活动密切相关。因此,治疗颈椎病的手法虽然在具体操作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外乎两类:一是松解类的手法,目的是解除筋粗、筋卷、筋挛、筋转、筋离等,纠正筋出槽;二是调整类手法,目的是恢复正常的关节关系,复位骨错缝。筋出槽和骨错缝是KOA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理机制。除了先天发育不良和暴力所致外,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往往始于筋出槽。KOA患者膝部既存在筋粗、筋卷等筋的结构异常,也存在筋挛、筋强、筋弛、筋痿等筋的功能异常。KOA患者膝关节周围通常可触及条索、结节等筋形态异常的病灶点,应用肌骨超声技术可直观地检测到病灶点的韧带、肌腱组织增厚。膝关节由于间接暴力、慢性积累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发生筋出槽,关节周围筋的柔顺性和协调性下降,束骨之力异常,导致下肢力线偏转,关节面细微位移,发生骨错缝,而后又进一步加剧筋的负担,终至筋骨平衡被打破,筋骨失和发为KOA。筋出槽、骨错缝会影响膝关节的正常气血运行,气血失畅、痹阻不通,则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及活动不利。金光一等提出,当膝关节出现骨性标志(髌骨上下缘、腓骨头)两侧不等高、肌肉肌腱(股四头肌、股二头肌、缝匠肌)软硬度不等时,提示膝关节可能出现了“筋滞骨错”,即筋出槽、骨错缝。

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的病理机制,对于筋骨病的治疗,有学者认为,应遵从“筋主骨从”“以筋为先”的原则,强调理筋为先,先治筋、后调骨以恢复筋“主束骨”和“利机关”的功能;也有学者强调筋骨并重;还有学者认为,骨是维持机体形态的基础,筋的形态随着骨形态的改变而改变,骨不正、筋自伤,骨不正愈久,筋伤愈深,对于退行性脊柱病和骨关节病的治疗应以骨为先。在筋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筋出槽和骨错缝出现的先后顺序和轻重程度不同,因此治疗不必拘泥于一法,急性筋骨损伤的治疗宜筋骨并重,慢性筋骨疾病的治疗宜以筋为先或治筋为主。

小结“筋出槽,骨错缝”这一古老的医学术语,不仅揭示了筋骨疾病的一种独特表现形态,更深入地揭示了疾病背后错综复杂的病理机制。所谓“筋出槽”,即是指筋的形态结构、功能状态以及其在人体中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异常改变,就如同一条原本顺畅流淌的溪流,突然在某处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形成了扭曲、错乱的现象。而“骨错缝”则是指骨关节之间发生了细微的移位,犹如精密的机械装置中某个部件的微小偏移,虽看似微不足道,却足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筋骨疾病的领域里,“筋出槽,骨错缝”作为主要的病理机制,常常导致脊柱和四肢关节的功能失调和结构异常。例如,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等常见疾病中,这种病理机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筋骨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建筑在基础不稳的情况下岌岌可危,各种症状便随之而来,如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因此,深入理解和研究“筋出槽,骨错缝”的内涵,对于指导筋骨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准确把握疾病的病理机制,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苦,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深度好文计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