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脱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习惯性崴脚可能做错了4件事hellip [复制链接]

1#
激光308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1022/5780943.html

崴脚,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都经历过,在多数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很多人在一次比较严重的崴脚后,没有处理好,过段时间,崴脚又会找上门来,反反复复,造成“习惯性崴脚”。一旦发展成“习惯性崴脚”,就没那么简单了,严重的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走路为啥容易崴脚而不是崴膝盖或大腿?比起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是下肢关节中单位面积受力最大的关节。一个人一年平均要走万步,足踝部因此承受的力量是人体重的2~3倍(跑动时更高)。而且比起大腿和膝盖,脚踝距离身体中心较远,更容易受伤。维持脚踝稳定的踝关节韧带特别脆弱,一旦受到过度牵拉,就容易造成韧带松弛甚至断裂,导致踝关节越来越不稳定。崴脚为啥容易再犯?韧带损伤影响踝关节稳定!

如果将人的脚比作地基,那么踝部就是1楼,膝盖是2楼,髋部是3楼,腰部是4楼……地基不稳,人体这座大厦就会摇摆不定。

如果不能及早发现足踝问题,可能会对身体其他部位(如膝关节、髋关节、腰椎等)带来损伤。

踝关节能否稳定地完成各个动作,与其周围包绕的韧带有很大关系。

临床数据显示,既往扭伤过踝关节的人再次扭伤的风险会增加2倍,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扭伤会对关节稳定结构造成破坏,虽然这种破坏大多能自愈,但不能做到完全恢复如初,不稳定的踝关节自然容易再次扭伤;

踝关节韧带中有感知活动速度、位置等的“本体感受器”,对运动的协调性有重要作用,扭伤会对其造成损伤,增加受伤机会。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韧带松了也没什么吧?反正崴脚了也会好。”踝关节韧带损伤后最大的危害是引起组成关节的骨骼互相撞击、碰撞,最终会引起关节内的软骨损伤,而这些软骨损伤是不可逆的,人体不能自行修复,最终会进展为骨关节炎。如果是这样,治疗效果就比较局限,也严重降低运动能力和生活水平,所以从长远来说,重视崴脚的治疗从根本上是为了保护关节软骨,延长关节的使用寿命。

很多人崴脚时多伴有韧带的撕裂,但大家都忽视了病情,认为只是崴个脚而已,骨头没伤到就没啥大问题。医院做正规的治疗。

这种踝关节韧带的损伤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就会影响到踝关节的稳定性,进而出现反复扭脚,患者往往陷入了“扭伤→不稳→运动→再扭伤”的恶性循环,这时可能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经常崴脚是缺钙?无直接关系,但会增加风险!

老年人普遍缺钙,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问题。那么,经常崴脚是不是因为缺钙呢?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联系。例如,缺钙如果造成了肌肉力量下降,可能会增加崴脚的几率。此外,经常崴脚不仅会造成韧带损伤,还可能合并骨折。缺钙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几率。因为,缺钙的人崴脚后更容易骨折。

当崴脚变成习惯性可能因为做错了4件事!

崴脚之后,很多人会为了让脚踝快点复原,做一些处理,但可能一不小心帮了倒忙!

热敷——加重肿胀

崴伤、磕碰、扭伤之后,热敷都不该成为第一个应急处理方式,记住——受伤24小时内切忌热敷。热敷会使血管扩张,反而使渗出增多,加重出血、关节肿胀和疼痛,应该在受伤48小时后进行。

涂跌打药酒——加重出血

不管是哪种活络化淤的跌打药酒,一般都含有活血成分,在崴伤之后立刻使用,只会扩散组织水肿、加重出血。

推拿一下——伤筋动骨

去外面没有资质的推拿馆随便“揉揉”,可能反倒加重了韧带的损伤!

崴脚不久就运动——慢性损伤

崴脚后过早活动,容易形成慢性损伤,增加“习惯性崴脚”的风险。

          如何正确处理崴伤?

其实,把四种常见的错误示范反过来,就是正确处理扭伤、崴伤的方法。

不动

崴脚之后,脚能自如活动也不肿胀,就应该属于轻度扭伤。这时最应该停止行走、运动,立刻坐下来,防止加重踝关节损伤。

冰敷

马上用冰袋或者凉毛巾冷敷脚踝,这样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减少肿胀。在崴伤后48小时以内,每2~3小时敷一次,每次15~20分钟。

抬高

休息的时候最好把脚抬高,超过髋关节的那种,这样有助于血液组织液回流,有利于消肿。

固定

可以用宽胶布、三角巾或绷带,把踝关节固定好,人为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要注意的是,如果在崴脚之后脚踝立刻肿胀,没办法自主活动,可能是踝关节半脱位导致。应该在固定好脚踝后,医院,千万别自己处理哦。注意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1、踝关节扭伤3个月以上仍存在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或者走平路也经常扭脚;2、长距离行走后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的症状;3、行走过程中出现“闪”一下或者“打软腿”的情形;4、下楼梯时需要小心翼翼,很怕扭脚,或者感觉很难控制脚踝;5、在运动中变向比较困难;6、女性无法穿高跟鞋。

4个动作自测踝关节好坏

判断踝关节是否健康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灵活性测试

动作一:用足趾夹取小球或毛巾,如能完成,说明足趾具有良好的灵活性。

动作二:将前足踩在一个台阶上,足跟向下放,如感到跟部疼痛,停止测试;如果可顺利完成此动作,说明踝关节灵活性较好。

平衡能力

闭眼后伸出双手单足站立,这个动作需要关节和肌肉的信息反馈来帮助保持平衡。

健康的女性应当超过12秒,男性超过13秒。如果你坚持不了6秒,代表你的平衡力已经相当于快70岁的人。

检查足弓

查看自己是否有扁平足等:取一张A4纸,平铺在地面上;双脚微微打湿,踩在纸上,印出脚型,可以看到足底偏中间的位置有一块空白。

正常情况下,空白部分的宽度应占整个足宽的2/3,如果<2/3,则为低足弓或扁平足;>2/3,则为高足弓。

足弓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踝关节受力不均,导致走路姿势不当,扭伤风险就会升高,甚至还会诱发腰椎问题。

往期精彩回顾

■海盐、岩盐、健康盐……各种盐的区别,终于搞清楚了!

■想要血管“软”,记住1个公式、4个信号、5道菜!

■医保卡新规!这些行为属于违法,别再给自己挖坑~

你点的每个

我们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动动小手点个再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