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常遇到患者咨询,为什么拍了腰椎正侧位X线片后还要拍过伸过屈侧位片?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过伸过屈侧位片?
顾名思义,过伸过屈侧位片就是在颈椎或腰椎尽量向后伸展或者向前屈曲时拍摄的侧位X光片,又叫做动力位片,用于判断脊柱椎间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普通侧位片只能观察到椎体的解剖学结构、序列和生理曲度的改变,只有当椎体出现1度及1度以上的滑脱时才可以在普通侧位片上观察到,而1度以下的滑脱或椎体不稳定通常在普通侧位片上难以发现,这就需要借助过伸过屈侧位片以明确诊断。
注意,腰椎滑脱可以通过普通腰椎侧位片诊断,而腰椎不稳只能依靠过伸过屈侧位片诊断!
那么,什么是腰椎不稳症呢?
腰椎不稳症(Lumbarinstability,LI)是腰椎关节在正常情况下无法保持生理对合关系,出现超出正常活动范围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目前临床上对腰椎不稳症的定义、认识及诊断标准一致存在争议,且尚无统一的标准。不稳主要包括退变性、医源性、内分泌性、代谢性、神经源性和遗传性,病人症状常表现为突发剧烈腰腿痛,平卧休息可缓解。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在过伸过屈侧位片上测量腰椎不稳的参数。
参数1——椎体活动角度测量:
第一步:分别在过伸及过屈侧位片上,测量“节段前凸角”。
Ps:“节段前凸角”是指在目标椎间隙中,经过上位椎体下终板的直线与经过下位椎体上终板的直线,相交形成的夹角度数。
第二步:计算椎体的活动角度,若两个节段前凸角方向相同,则相减后取绝对值;若两个节段前凸角方向相反,则相加。
下图的患者两个节段前凸角方向相反,故其椎体活动角度应为15.5°
当腰椎椎体间活动角度大于15°时,认为患者存在腰椎(角度)不稳。
注意:当前更多的学者认为,当椎体活动角度大于10°时,可诊断腰椎(角度)不稳。[2]
参数2——椎体滑移距离测量:
第一步:将下位椎体的后上角与后下角相连,做一直线A
第二步:经过上位椎体后下角,做直线A的平行线B
第三步:分别在过伸和过屈侧位片上测量直线AB之间的距离,计算椎体的滑移距离,若椎体滑移方向相同,则相减后取绝对值;若椎体滑移方向相反,则相加。
下图的患者椎体滑移方向相同,均为腰4椎体前滑脱,故其椎体滑移距离应为9.04mm。
当椎体滑移距离差异值大于3mm时,认为患者存在腰椎(前后滑移)不稳。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在腰椎过伸过屈侧位片上测量椎体活动角度以及滑移距离,它们对于诊断腰椎不稳至关重要。
最后小结一下,测量参数满足以下任意一点则可诊断为腰椎不稳:
1.椎体活动角度大于15°[3]
2.椎体滑移距离大于3mm[4]
参考文献
[1]TyeEY,AndersonJ,HaasA,etal.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