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医院骨科团队基于大量病例的循证总结,建立了一系列“华山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系统性验证,显著提升了颈椎疑难疾病及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华山方案”攻坚颈椎疑难病
树立行业新标杆
颈椎作为人体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退变、外伤、慢性姿势不良等因素下容易受损,一旦患病,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常见的颈椎疾病有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及颈椎骨折外伤脊髓损伤等。但有一些特殊的颈椎疑难疾病,因其少见且复杂,易被漏诊或误诊,后果严重。
医院姜建元教授带领骨科团队规范诊治流程,创新诊疗方法,树立了行业新标杆。团队基于大量病例的循证总结,建立了一系列“华山方案”,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系统性验证,显著提升了颈椎疑难疾病的诊治水平。
平山病:
华山诊断标准开创新纪元
平山病是一种少见且复杂的颈椎疾病,过去由于对该病缺乏认识,误诊率居高不下,许多青少年患者因延误诊治,导致严重的上肢功能障碍。华山骨科团队通过建立一系列临床规范和前沿科研的探索,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针对平山病原有诊断标准的不足,华山骨科团队在总结大量临床病例症状学、影像学与神经电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临床-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三位一体的平山病华山诊断标准,显著提升了平山病的早诊断、早干预,并提出了全球首个平山病临床分型(华山分型系统)。该分型获得国际知名学术平台StatPearls的充分肯定和重点推荐。姜建元牵头组织来自平山病高发的6个国家、7个专业领域的47名权威专家,制定了首个平山病临床诊疗国际指南,促进了国际上对平山病临床诊疗的一致性与规范性。通过持续十余年的研究,华山骨科团队更新了平山病临床诊断标准,建立了第一个临床分型,牵头制定了国际上首部临床诊疗指南,引领平山病的临床诊治进入新纪元。
同时,团队不仅验证了功能磁共振技术在平山病诊治中的价值,还进一步探索了手功能、脊髓功能和脑皮层功能之间的关系,初步完成了“聚焦功能-精准评估-闭环优化”的研究。
颈椎病伴上肢肌萎缩:
聚焦个体化精准诊疗
颈椎病伴上肢肌萎缩是一种机制复杂、表现多样的临床疾病,临床诊治充满挑战,很多医疗单位与骨科医生望而却步,导致此类患者多地求医、延误病情。华山骨科团队基于详细的病史采集、临床体检、神经电生理和影像学检查,建立了一套精准而规范的诊断流程,通过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明确肌肉萎缩的部位和程度,有效实现了与腕管/肘管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渐冻症)等其他疾病的临床鉴别。
团队强调,神经电生理检查定位神经损伤部位、影像学显示的神经压迫节段与上肢萎缩受累肌肉三者之间需要完全一致,才能明确诊断。同时,团队坚持个体化手术治疗策略,根据术前定位肌萎缩的“责任”节段,结合神经损害的静态和动态损伤机制,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和精准的手术范围。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脊髓损伤:
规范分型治疗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脊柱脊髓损伤类型,约占颈椎外伤患者的三分之二。该类损伤临床发病率伴随人口老龄化加剧而逐年增高,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研究支持对该病尽早予以手术干预。
华山团队基于临床病例队列研究,对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损伤机制、影像学表现及脊髓损伤严重程度的差异性进行了系统性的比较和归纳,提出了无骨折脱位型急性颈脊髓损伤的华山分型系统(I~IV型),有效明确了该类患者的手术干预指征,初步实现了该类患者的临床分类评估、规范干预,极大地提高了该类患者的临床预后和功能恢复,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未来,姜建元教授将带领华山骨科团队继续致力于颈椎疑难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和科学研究,不断完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这不仅体现了华山骨科在颈椎疑难疾病领域的权威和先进性,也彰显了其在医疗领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更科学、更精准、更安全、更微创
华山骨科打造腰椎退变性疾病诊治新体系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当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疾患之一,临床工作中亟需建立一套系统的诊疗体系,以应对这一挑战。
医院姜建元教授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国人腰椎解剖学,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建立了一套适合国人的腰椎手术方式、精确的诊疗流程和安全的手术保障体系,团队贯彻微创理念,极大提升了腰椎疾病的治疗水平,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先后获得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
创新改良国人腰椎手术技术
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治疗方案,在姜建元教授的带领下,华山骨科对国人腰椎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学研究,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的腰椎手术技术。相较于由欧美学者提出的传统腰椎融合术(PLIF和TLIF),华山骨科通过改良TLIF等创新术式,显著减少了国人腰椎手术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基于此而序贯提出的MastQuadrant辅助下微创改良TLIF、脊柱内镜辅助下微创改良TLIF,进一步实现了临床操作的微创化,显著提升了手术疗效。
基于多具标本参数和余例临床病例影像学数据,团队研发了更契合国人腰椎解剖学参数和终板形态学的新型解剖型椎间融合器,进一步提高了国人腰椎融合手术的操作方便性和安全性。
更精准的术前诊断模式
华山骨科在腰椎多维度临床诊断模式方面进行了系统性优化与创新。团队将以往腰椎退变性疾病诊断的三大辅助方式,即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的“三维”诊断模式,进一步优化为症状、体征、影像学、肌电图和介入诊断的“五维”诊断模式,精确定位腰椎疾病的责任节段和部位。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团队采用多种影像学技术和电生理检测手段,极大地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针对性。新型诊断模式提高手术精准度,缩小手术范围,降低患者创伤,减少费用成本,临床综合疗效得到明显提升。
更安全的围术期保障体系
术中操作安全是腰椎治疗的重中之重。华山团队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手术安全保障体系。术中借助O形臂导航和CT导航技术,结合肌电监护,大幅度提高了手术精准性和安全性;应用超声骨刀、显微镜、手术机器人等先进设备辅助提高手术操作的效率和稳定性。围手术期的多模式镇痛大大降低了术后伤口疼痛;术中精细操作、严格止血等措施显著降低术后神经水肿等不良反应;术后规律监测感染指标,早期发现并针对性处理切口潜在感染等问题。同时,通过优化固定节段数量、术中重视肌肉韧带结构的保护、重建矢状位平衡等措施,显著降低了术后中远期邻椎病的发生率,有效降低了腰椎融合患者的再手术率。
华山团队秉持微创手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念和原则。在对神经组织进行安全、有效的减压基础上,尽量减少对骨及韧带结构的破坏,降低对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减小皮肤切口。
团队认为,重要神经结构的安全是手术需要最优先考虑的因素。他们长期坚持在安全、成熟的基础上,优化精进各项腰椎微创术式,并重视每一位患者的术前精准评估、个性化设计最佳手术方案,努力让每一位患者获得最安全、最有效、最微创的临床治疗。
来源|劳动报
文|王洪立管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