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日晒减少,加上天气逐渐转冷,人们户外运动减少,导致维生素D的补充相对不足,是一年中骨质疏松症的高发期。那么,骨质疏松如何防治?记者为此采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小建。
今年78岁的周老伯,平时喜爱喝两口小酒。不久前,周老伯喝完小酒洗澡时,不慎摔倒了。
周老伯本来以为摔得有点腰疼,贴几天膏药就好了,医院一检查,是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患病后容易出现腰背部疼痛、易跌倒、身高缩短、脊柱畸形,甚至造成脊椎等部位的骨折,严重时可致残致死。据统计,我国骨质疏松在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为56%,其中女性发病率高达60%~70%。
朱小建医师强调,骨质疏松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在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比不治疗好。但毕竟防大于治,如何防治骨质疏松才是关键。根据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不同体质,还可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