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治疗白癜风医院讣告
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位西洋打击乐教师、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世界玛林巴大赛评委、美国斯蒂文斯国际打击乐大赛评委、华沙国际打击乐比赛评委、文化部职业规范专家组西洋乐打击乐组组长、著名打击乐教育家赵纪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年12月21日01点15分,医院病逝,享年78岁。
赵纪追悼会
时间:年12月23日10:00
地点: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
生平简介
赵纪,男,年7月7日出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学习钢琴,年经学院层层选拔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苏联专家组组长巴拉晓夫教授学习打击乐,年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留校任教,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第一位西洋打击乐教师,也是中国第一位打击乐专业老师。年调往哈尔滨市歌剧院任独奏演员、轻音乐团团长。年调任中央音乐学院西洋打击乐教授。
赵纪出生地河北省怀来县东临北京、西接张家口,自古就有塞北通衢之称。由于商旅、游民往来穿梭其间,有许多“走西口”的民歌便在此流传。年幼的赵纪耳濡目染,学会了很多民歌,这些偶然学来的民歌深深植根于他,成就了他的音乐职业生涯。在中央音乐学院大同招生中,赵纪凭借一首首动听的民歌打动了现场的考官,被录取到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即“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学习钢琴演奏。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少年班后,赵纪开始接受专业、系统的音乐教育培训。他一切从零开始,凭借着不甘人后的倔强秉性进入了漫长而艰苦的学习生活,三年后,赵纪成为少年班学业优秀的专业佼佼者。年,苏联专家组组长、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瓦·费·巴拉晓夫教授(著名的指挥家,西洋打击乐和视唱练耳专家)来到中央音乐学院,针对当时学院打击乐过于薄弱的现状,着手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现有学生中选拔少数学生进行打击乐的专业培训,培养专业的打击乐演奏人才。赵纪凭籍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成为唯一被选中的学生,开始师从巴拉晓夫教授,按照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教学大纲学习西洋打击乐和指挥。三年后,当苏联专家组撤走时,为了使极具发展前途的赵纪不至于半途而废,学校为他制定了一个远程函授学习计划:赵纪先根据巴拉晓夫为他确定的教学计划自学,然后将演奏录音及问题打包,通过外交部及住苏联大使馆转递给巴拉晓夫教授,教授听完录音后再将教学内容和问题解答以录音和书信方式经大使馆转递回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赵纪作为新中国系统学习西洋打击乐的专业第一人,不仅自己学有所成,而且开始在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学生,着手培养中国打击乐专业队伍。留校任教期间,他为国家乃至世界培养出一大批打击乐专业的优秀人才,诸如安宝恒、王向荣、沙玉华、杨矅、刘祖培、惠海水、潘沃流、王哲生、金纪广、王一光、高力民、吴志安、林振雄、王昆岷等,奠定了中国打击乐的坚实基础。他的木琴独奏还曾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音乐周的演出,获得好评。与此同时,他又在中央音乐学院系统学习了作曲和音乐理论。
年,在当时*治背景下,北京市大批文化艺术专业人才被下放到全国各地,赵纪也未能幸免。受时任哈尔滨歌剧院院长沙青的邀请,他来到哈尔滨歌剧院工作。在哈尔滨歌剧院工作期间,虽然生活条件很艰苦,但哈尔滨人质朴豪放的秉性和热爱生活的民风使他备受感染,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和工作热情。赵纪的艺术专业特长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在中央音乐学院积累的音乐艺术功底几乎都派上了用场,演出、作曲、配器、教学、培训等工作他都有所担当,成为哈尔滨歌剧院最年轻的业务骨干。由他自己作曲的木琴独奏代表哈尔滨歌剧院参加了几届东三省音乐周,受到广泛好评;他的演奏曲目参加了历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并多次获奖;他还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张权、男高音歌唱家李书年、男中音歌唱家和作曲家王双印、大提琴演奏家李大毅组成了“独唱独奏小组”。赵纪的木琴独奏《游击队之歌》和《红色娘子*》选曲、《快乐的女战士》等曲目反响热烈,深受欢迎。这场“独唱独奏小组”演出的音乐会后来成了哈尔滨歌剧院的一个品牌,不仅多次为到访哈尔滨的国宾做专场演出,还深入基层,到厂、矿、农村、兵团等地巡回演出,足迹遍布东三省。
年,随着*治环境的改善,当哈尔滨歌剧院酝酿适应社会发展的工作思路时,他建议组建一个轻音乐团,以灵活多样的演出形式和轻松愉快的节目内容奉献给观众,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他的建议得到采纳,并奉命组建了全国第一个专业轻音乐团——哈尔滨歌剧院轻音乐团,负责艺术指导。年春,赵纪率哈尔滨歌剧院轻音乐团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巡演,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宁波、舟山等城市巡回演出达几十场,观众反响热烈、好评如潮。在上海演出后的研讨会上,受到了专家们的赞赏,尤其是获得上海音乐学院资深教授周晓燕先生的首肯,《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媒体也都给予了报道和高度评价。轻音乐团在赢得很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哈尔滨歌剧院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哈尔滨歌剧院轻音乐团红遍大江南北,足迹踏遍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歌声传遍多座城市。可以说,他们当年的演出为解放思想、繁荣艺术担当了开路先锋,为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年,赵纪被借调到东方歌舞团工作,为一台延安时期的革命歌曲专场音乐会担任配器,并为这场音乐会组建乐队。期间赵纪又为东方歌舞团编配了《东方之声》大型音乐会,当这场音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演出后果然引起轰动,北京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同时也受到了文化部的奖励。此外,他还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排演,出版了专著《音乐入门》及《中国童谣》等二十二集音像作品集。
年,被下放整整二十年的赵纪再度调回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继续开始他的音乐教育生涯。作为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赵纪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独特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启发潜能,培养创造型的艺术人才。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向学生灌输做人的道理。赵纪推崇的“世界上任何有作为的音乐家,首先都是一个爱国者,没有国家,没有民族,那就将是无根的艺术,一个人的艺德是艺术的核心”的理念经深深影响了一大批学生。
作为泊来的艺术,演奏打击乐的学生及专业人士大多选用国外作曲家编写的作品和曲目,国内缺乏专为打击乐及小鼓编创的适用于打击乐学习、演奏并具有中国特色的曲目。为了更好地教学,赵纪潜心钻研、辛勤笔耕,亲自编写了《玛林巴、横排木琴、梯形木琴基础教程》(1—6卷)、《木琴、玛林巴音节练习》、《玛林巴曲集》、《中外木琴、玛林巴曲选》、《小*鼓中国作品集》等打击乐专业教材,成为国内西洋打击乐专著最多的学者。作为亲身经历了西洋打击乐发展历程中的部分变革,深切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西洋打击乐事业发展的巨大影响,也目睹了奔腾激荡的时代潮流激发出的打击乐丰富的表现潜力,赵纪将这些体会以教程的形式提供给大家,让后来者以更科学、更便捷的规范方式触摸到木琴与玛林巴演奏的真谛。赵纪编写的教材和创作的作品都已被纳入全国各大音乐学院的打击乐教学中。其中《节日》、《林中拾趣》、《哥俩好》、《鸟的世界》、《森林的呼唤》等作品已成为打击乐演奏和选手参赛的常用曲目,还有的作品被丹麦、美国等演奏家搬上了异国的舞台。他的作品以鲜明的主题、浓郁的民族特色、中外结合的表现手法,赢得了大批的观众,广泛流传。
赵纪曾言:“我在幼年时就进入了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可以说,我是吃这儿的奶长大的,我要尽我的全部心血,报答中央音乐学院对我的哺育之恩。”赵纪毕其一生在为自己的音乐理想不懈的努力着,他所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是迄今为止获得国际大奖学生最多的老师,许多学生在中外最具实力的乐团执锤。赵纪是一丝不苟、勤勤恳恳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是潜心钻研、为人师表的典范,是承担着培养新人的崇高使命的布道者。
赵纪先生用生命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貌受到国内外打击乐演奏家的广泛赞誉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国打击乐教育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赵纪先生!
赵纪先生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