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学跳舞,“协调性、平衡性、柔韧性、培养气质……”益处多多,而家长们也普遍认为学好舞蹈的秘诀在于“早”。可是,您知道吗?
医生们却说:
儿童时期,神经系统发育并未完善,易疲劳,肌肉含水量多,蛋白质脂肪少,收缩力、耐力都较差,早早学跳舞并不好!
这几个动作易致伤~
小朋友刚开始学舞蹈的时候,对很多动作都充满好奇,再加上模仿能力强,经常跳一些看似平常却挑战自己极限的舞蹈,造成损伤。
1.下腰不能随便秀
在骨科门诊当中,经常会有椎弓崩裂、腰椎滑脱的小患者前来就诊,舞蹈中有许多椎体过伸、过度快速旋转的动作,导致脊柱失去良好的稳定性,容易造成脱位与损伤。儿童的脊柱在发育过程中,骨质还未长结实,如果反复做过伸活动,而且过度用力、过度负重,都可能造成椎体骨质损伤,甚至椎体峡部断裂。
所以,在儿童早期,不要频繁“下腰”,更不能在下腰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否则可造成椎体骨骺炎、棘突骨膜炎、腰椎峡部裂……
2.频繁踢腿有风险
舞蹈当中有不少弹腿、踢腿、控腿的动作。有些家长与老师急于求成,想让孩子快速掌握腿部动作,加强腿部控制能力,天天暴力压腿。继而造成过度拉伸,导致大腿后群肌肉拉伤。
不要以为拉伤是小事情,要知道拉伤会影响四肢功能,引起患处出血、肌肉萎缩。而小小年纪一旦出现组织增生,会导致一辈子的痛。
3.落地不稳伤脚踝
旋转、跳跃,落地……多少优美的舞蹈中,都有这样的动作。小朋友本身就爱蹦蹦跳跳,学习这种动作时,如果踝关节内收或外伸还未归位就落地,极易造成踝关节扭伤,甚至踝关节骨折。
避免损伤有方法~
任何运动都会有运动损伤的风险,舞蹈当然也不例外。培养素质固然重要,但避免身体损伤,也不能忽视。
1.小朋友跳舞不能急
在选择舞蹈动作与种类时,父母需要选择与孩子骨骼成熟度匹配的训练强度。例如下腰、劈叉、倒立等动作都不太适合6岁前的孩子。再比如芭蕾舞,需要频繁锻炼足尖,只有孩子的脚与脚踝发育到足够强度时才适合去训练(12岁之后)。
2.避免身体“受不了”
机体的载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如果超出身体生理结构所能承受的,可直接造成关节软骨、肌肉、肌腱、关节囊、韧带的损伤;而且超负荷超长时间的训练也可造成中枢运动神经紊乱,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动作协调性下降。
所以学习舞蹈初期,应以兴趣为主,一定要避免超强度、超时长的运动,不能让身体“承受不了”。
3.带伤训练最危险
舞蹈和运动一样,“带伤训练”是大忌。即便是您认为的小小扭了一下,也是损伤。而损伤后如果没有给组织一个足够的修复时间,急性损伤极易变成慢性损伤(据统计,二次损伤与第一次损伤没有完全修复有70%~80%的相关性)。
损伤了要有招~
因为舞蹈动作对身体柔韧性要求非常高,很多动作都超过了身体关节活动度的极限,甚至超出了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所以以软组织拉伤较多。出现损伤拉伤时,正确治疗急性损伤,遵守RICE原则,促使组织彻底愈合,就能很好避免二次损伤。
R-休息:受伤后立即停止运动,制动休息,防止重复损伤和加重损伤。
I-冰敷:48小时内应该进行冷敷(冷敷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每隔2小时可再次冷敷),使血管收缩,减慢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肿胀加剧及软组织出血。
C-加压包扎:及时加压包扎,控制伤部运动,避免重复受伤动作,减少出血和渗出。
E-抬高患部:促进静脉回流,达到减少出血和渗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