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诊疗工作中,经常有中老年患者前来就诊,诉说腰部疼痛且伴有活动受限,经常担心自己患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查体后发现其腰部疼痛及活动受限实为腰椎退行性改变所致,并非腰椎间盘突出症,初步诊断为退行性脊柱炎。
患者多表现如释重负感,但接着也会有进一步的疑惑,会追问退行性脊柱炎是什么病?这种疾病严重吗?什么是退行性脊柱炎呢?
退行性脊柱炎也称老年性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脊椎骨关节炎等,是指脊柱椎间盘随年龄增长发生退变,脊柱椎体边缘出现增生的骨质及脊柱小关节硬化、肥大性改变而形成的脊柱骨关节病变。
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及腰椎需兼负重活动者,临床上以腰椎阶段多见,颈椎次之,胸椎下段也可发生。
在临床表现上,多数患者晨起后感到腰部或臀部轻中度弥漫性疼痛。疼痛部位有时难以精确定位,但可以忍受,多伴活动受限,以旋转活动或前后向活动受限为主。患者自己感觉腰部略有僵硬,即不灵活或发酸、发胀,但自行活动或按揉后,疼痛可减轻;进行腰部锻炼、热敷等后,疼痛多可自行缓解或消失,腰部活动范围也逐渐恢复如常。
患者一旦腰部过度劳累或负重、受凉后,腰痛便再次出现,最常见的陈述是久坐或弯腰拖地、洗头后因腰痛直不起腰,需要稍停片刻才可直腰。此病发作周期多在晨起或劳累一天后傍晚出现。
少数退行性脊柱炎患者急性发作或反复发作至较重程度时,腰痛则较为剧烈,自行休息或按揉仅可轻度缓解或不缓解症状,且疼痛症状可蔓延到单侧或双侧臀部。若病程日久,椎体边缘不稳伴有增生,则可导致骨刺压迫或刺激坐骨神经,会出现单侧下肢股神经或坐骨神经、皮神经激惹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无力等。
很多人一听上面这些描述,新的担心又来了,哎呀!“医生,我骨质增生呀!是不是会瘫了?”
退行性脊柱炎在祖国传统医学中称“痹病、腰痛”等,认为主要由于“外邪侵袭、挫伤劳损、肾亏体虚、瘀血痰积”所导致的。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有原发性(或称特发性)和继发性的两类之分。国内以继发性患者较为常见,原发性患者相对较少见。继发性退行性脊柱炎多继发于外伤或先天发育,如腰椎扭挫伤,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滑脱、椎体畸形等。
生活中更多见的是姿势不良导致的脊柱侧弯、椎体间小关节内软骨慢性损伤或长期从事单向活动或重体力劳动的慢性劳损。原发性退行性脊柱炎主要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及骨质疏松样改变或从事不均匀负重活动等,脊柱椎体发生退行性病变而出现骨质增生。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担心的,骨质增生是人体对脊柱原有力学平衡失代偿产生的自我防御性保护措施,目的为了代偿失衡的力学支撑,说得俗一点,就是身体为了自身活动时的协调而出现的,(有的人说笑话似的,小时候往骨头高处长,老了开始横向生长了),这是一种自然生长规律,不必过于担心的。
当增生的位置与肌肉韧带拉力出现不均衡时,增生的骨质就会转化为病理因素,成为致病源,刺激或压迫周围神经、血管、肌肉、筋膜等组织,从而引发临床症状,也不必过于担心,经过治疗不痛了,就算是治好了,骨质增生还是存在的吆。所以建议大家理性看待骨质增生,不必焦虑。
不知道听到这里,您还对骨质增生恐惧吗?如果有疑问,或有好的调理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每日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