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脱位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阿斗阿Qhptubgyn
TUhjnbcbe - 2020/8/5 11:05:00

阿斗阿Q


在历史上,刘阿斗这个皇帝,是霉灰上顶的大冬瓜,一句“此间乐,不思蜀”,更把他打入傻瓜级的国家元首序群。对照历史揣摩,阿斗傻吗?不傻。他玩的把戏,叫糊涂学,早有人在研究。这种糊涂学里,照得出阿Q的影子。


    阿斗算得龙种,母亲是东吴名女人,舅舅表兄均是在龙椅上发号司令的角色,亲老子刘备,刘皇叔的幌子打腻了,就做了昭烈帝。阿斗是个乖孩子。孙妈妈梦北斗,乖乖儿生矣。刘备未发迹之时,象征后福的大耳朵只是招风耳。长坂坡一战,落花流水,而阿斗却在赵叔叔子龙将*温暖的怀抱里睡了一场大觉而已。


    万人敌将*的怀抱,不是任何小儿可以享受的襁褓,乖乖儿阿斗从此有了特殊意义。就说赵叔叔吧,梦想之一,应该是望此子*。截江夺阿斗一节,孙妈妈粉脸红霞涨,还是阿斗乖,再度回到赵叔叔怀抱。这样乖孩子,老子刘玄德自然喜欢得要命,只是嘴巴上不公开表达而已。要说读书吧,阿斗可以不读,大耳朵老子的重要书启文告,不全是诸葛叔叔包办的吗?


    乖乖儿之不读书,有大耳朵老子的遗嘱为证。知子莫若父,素有知人之明的刘备在遗嘱里给乖乖儿开了个不长的书单,远没有当年胡适之开列的青年必读书丰富。刘备知道,乖乖儿养在金鱼缸里,成不了龙,栽在御花园里,成不材,所以注重提醒小善小恶。乖乖儿扶不起来,是大耳朵皇帝自己酿的苦果,值得肯定的是,刘备临死有了反思。他对老战友诸葛亮说了这样一腔话:“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材,君可自取。”


    这是中国封建时代国家元首独一无二的遗诏了。乖乖儿的诸葛叔叔不当曹阿瞒,不做司马昭,他要名垂青史,于是肝脑涂地来营造鱼缸文化。阿斗坐上了龙椅,时年16岁,一坐40年,始有诸葛叔叔撑门面,后有叔叔拣拔的贤才辅弼。翻阅阿斗从*史,履历中不见“大善”,也不见“大恶”,其实就是阿Q了40度春秋。


    天府之国托起的鱼缸,适宜培育皇帝阿Q。四川人材济济,偏才奇才*才不少,我阿斗无须运筹,也照样做皇帝。给宫女脸上涂个鸦,在龙椅后面捉捉迷藏,这也只有皇帝才配玩这样的游戏。魏国厉兵秣马如何?我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险道,后人针对美帝国主义,不是也鼓噪过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吗?你尽管讥笑我蜀中无大将,那新提拔的廖化,赏他个先锋,不也是耀武扬威的吗?


    有这样的心理基础,阿斗一旦归为臣虏,绝不沈腰潘鬓消磨。司马昭封刘阿斗为安乐公,赐华第,赏绢万匹和童婢百人,按月领取高额养老金,物资供给纳入国家计划,受禅刘阿斗,生存环境比大地主刘文彩安逸万分。这种变奏的鱼缸文化,使刘阿斗的阿Q精神发扬光大了。一次司马昭演播蜀乐对他洗刷刷,问他“颇思蜀否?”,刘阿Q答:“此间乐,不思蜀也。”妙绝,阿Q精神由一个下岗皇帝做出了高度的诠释。


    拈这段历史,不止是拿刘阿斗这个乖乖儿开刷,而是要说明阿Q精神有着高端的存在。这类阿Q,养尊处优成为了习惯,阿Q而不自知,有时还可以讥笑一下住在未庄土谷祠里的那个阿Q,此阿Q的反唇相讥,是因为可以把生命的圆圈画得很圆熟,很潇洒,很漂亮,可以入方志,可以登正史。


    刘阿斗这尊阿Q,是传统历史人文里的一枚重磅糖衣炮弹。不是有人在发言吗?秦朝的统一是天下大势,六国的抵抗是闹分裂。岳飞和文天祥不应该是民族英雄,因为积弊积弱的南宋应该早日归统于北方少数民族*权。学界的这种阿Q,可以一笔把屈原爱国忧民的投江、岳飞的还我河山的抗争,等等,涂抹成弱智行为。而楚国的奸臣靳尚、齐国奸臣后胜、南宋奸臣秦桧等人物,倒可家家高悬画像,因为他们是顺应天下的“智者”。——呜呼,无处不在的阿Q啊!

1
查看完整版本: 阿斗阿Qhptubg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