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许多人一出现腰疼,马上就会联想是不是得了腰间盘突出这种疾病了。其实大家不必一出现症状就盲目就医,因为能引发腰疼的疾病有许多种,其中最容易出现混淆的就是腰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这两种疾病。
下面从几个方面详细进行讲解,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腰脱和腰肌劳损的区别:腰脱是腰椎间盘髓骸向外膨或突岀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症状,腰肌劳损是腰椎两边肌肉软组织损伤。
腰脱出和腰肌劳损的关系:腰肌劳损要比腰脱出更常见。腰肌劳损是针对腰部周围肌肉和软组织的一种病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那么就会降低肌肉和软组织对腰椎的保护作用,从而引发椎间盘的病变。腰脱引起腰腿痛后,导致腰部姿势的改变,从而引起腰肌劳损,或者使其加重。所以说,腰脱和腰肌劳损是两个病,但又可能同时存在。
鉴别腰脱和腰肌劳损的意义:
腰肌劳损不需要手术治疗,采用保守治疗。这并不是说腰肌劳损的治疗不重要。确定是腰肌劳损的话,要注意保养、休息,抓紧治疗,此病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则很容易造成习惯性损伤,而且会出现患病频率越来越高,病情越来越重,治疗难度越来越大,患病时间越来越长等。
腰肌劳损采用多种疗法的组合治疗,只能作为辅助治疗、其主治应立足于自我行为治疗。这一点,广大的患者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其实本质就是改变工作、生活中加重腰肌劳损的不良习惯。
对于腰脱而言,虽然在初发、症状较轻时,也采用保守治疗;但是,出现经保守治疗无效、症状较重、伴椎管狭窄、髓核脱垂型等情况时,需要手术治疗。
1、腰部疼痛
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
2、下肢放射痛
腰腿痛在外伤、劳累和受寒后容易发作,每次时间约2~3周,可以逐渐缓解。任何使腹压增加的因素如咳嗽、用力排便、大笑、喷嚏、抬举重物、慢性咳嗽等,都容易诱发腰腿痛,或使已发生的腰腿痛加重。
3、腰部活动受限
腰脱患者腰椎的前屈后伸活动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破裂,腰椎取前屈位置,后伸受限。
4、脊柱侧凸
这是腰脱患者为减轻疼痛所采取的姿势性代偿畸形。表现是腰椎在向左侧或右侧弯曲,在背部触摸正中位置的棘突可以发现棘突偏歪,但这并不是腰脱的特有体征,约50%的正常人也有脊柱棘突偏歪。
5、跛行
腰脱发生的跛行多为间歇性,即行走一段距离路程后出现下肢疼痛,无力,弯腰或蹲下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仍能继续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腰脱症状会逐渐缓慢加重。
6、感觉麻木
腰脱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会出现下肢的疼痛,而仅出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多数是因为腰部组织压迫神经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引起的。
腰肌劳损的锻炼方法小飞燕(增强腰背肌(尤其是竖脊肌)和腹肌的力量)
改良式飞燕(加强竖脊肌、臀大肌、股内收肌)
猫爬:猫爬需要持续以四肢做支撑,模仿动物行走。
从基本解剖学上理解,猫爬可以提高三角肌,前锯肌,胸肌力量,进而提高肩关节稳定性,爬行过程中为了控制身体转动,腹斜肌,腹直肌,腹横肌力量都会得到练习,这些肌肉会帮助提高躯干稳定性,躯干稳定意外着下肢的稳定,这样可以降低运动安全风险。
腰脱的锻炼方法拉伸腹直肌
拉伸髂腰肌
拉伸腰方肌
平板支撑:加强腹直肌、腹斜肌、腹横肌、腰方肌
侧撑:加强中下斜方肌菱形肌竖脊肌多裂肌
桥式运动:加强臀大肌、臀中肌、腘绳肌
直腿抬高运动:主动直腿抬高运动
被动直腿抬高运动:加强神经松动
-THEEND-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
节目预告:
今天19点《健康来了》,主持人刘晔,医院急诊科主任王伟和您说说腰疼可不都是腰脱,大多情况下是腰肌劳损惹的祸。
健康来了
了解更权威专家解答往下看!
专家介绍王伟,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医院急诊科主任,兼任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近20年,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多发伤、复杂骨折脱位,骨坏死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与微创技术治疗各类创伤性骨与关节疾病,尤其在肩关节周围骨折、复杂肘关节骨折、复杂膝关节骨折,以及骨不连等骨病的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健康来了》FM.4生活广播主持人刘晔主持人扬迪每天19点《健康来了》节目,给您讲讲你不知道的健康知识、养生秘诀,医院名医坐堂,帮您解决难题。欢迎添加FM.4生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