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医院院长、SICOT中国部副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骨科杂志》副总编辑马信龙教授主持开幕并对诸位讲者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感谢杂志对于骨科学术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此次学术活动能够在疫情期间持续为大家交流充电。
02
接下来由医院,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骨科主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分会继续教育学组常委、SICOT中国部足踝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罗*教授做《内镜辅助下可膨胀椎间融合器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的演讲,首先罗教授介绍了传统的腰椎融合手术存在的优缺点,引出内镜下融合的趋势,可视化内镜辅助下进行减压融合。圆柱状可膨胀融合器的优势所在。镜下椎间盘处理,专用工具处理上下终板,植骨及cage的植入手术过程,临床典型病例分享。最后总结了可膨胀融合器会不会下沉、移位等相关问题。03
医院脊柱外科一病区行*主任、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基础学组委员、SICOT中国部脊柱学组委员杨强教授做《LLIF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弯》的演讲,杨教授首先阐述了退变性脊柱侧弯的定义、脊柱退变性侧弯治疗分型、微创LLIF技术治疗脊柱退变性侧弯现状,一期及分期手术治疗。临床治疗病例分享及注意事项。04
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SICOT中国部分会常委、赵宇教授做《当脊柱机器人遇到人因工程学》的演讲,赵宇教授介绍了人因工程学定义、起源,机器人的分类,脊柱外科四大技术(减压、固定、矫形、微创),胸12压缩骨折机器人手术病例分享。
点击下方链接,本期更多精彩内容继续第八期: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诊疗方案探讨专题(二)1
第一期:微创专题
2
第二期:颈椎专题
3
第三期:踝关节骨折专题
4
第四期:骨质疏松脊柱内固定专题
5
第五期:脊柱矫形专题
6
第六期:OLIF专题
7
第七期: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专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