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有接触很多颈椎问题的患者,肩颈肌肉紧张僵硬的、颈曲变直颈椎不适的、疼痛麻木的等等,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办公人群,有的是IT工作者,他们症状不同,年龄工作不同,但他们的身体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颈后大包。
而且常常伴随头前伸、颈前引、含胸驼背的一个体态,于是我想把这个问题写一写,总结一下,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咱们先来看看什么是颈后大包?
简单的说,是在我们的颈胸结合部(颈7和胸1)的位置,鼓出一个大包。
这时你可以自我检测一下:
首先处在正常放松的体态下,也就是说不用为了要检测刻意做某些动作保持日常即可,用中指(图片中大概是是指接触的位置,让大家用中指是因为中指指腹是五个指头当中最敏感的)去摸一摸我们的脖子后面是不是有明显的凸起?当然你的可能没有上图那么大。
如果有,你就要注意了!你可以想一想你的肩颈肌肉是不是比较僵硬紧张,颈椎最近是否不舒服?是否有疼痛?是否会有头晕,头皮发紧,甚至会有手臂麻木的症状?如果是的,我希望你能够引起重视,认真看完文章,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咱们来看一下这个包是如何形成的?
正常颈椎有一个前突,胸椎有一个后突,颈胸结合部的位置正好是前突和后突结合的地方。
当颈椎下段(颈3——颈7,下颈椎主要负责屈伸,上颈椎主要负责旋转)过度前凸,胸椎上段过于后凸时,骨性的颈胸交界处骨性包起;骨性的改变往往伴随相关肌肉的变化,形成这样的骨性凸起后会直接影响到附着的肌肉,相关的肌肉群因此紧张痉挛而肿胀,两边的第一第二肋骨也因此而翻转,椎肋间的肌肉群也肿胀痉挛,甚至翻转的肋骨还波及斜角肌以至于斜角肌间隙变得狭窄。这样肌肉的肿胀是的这个骨性的包起变大并且更加突出,“富贵包”就此成型。
那什么动作会让颈椎下断过度前凸胸椎上段过度后凸呢?
就是头前伸或者低头情况下再仰头!含胸弓背之后又加重了颈后大包!
这一点很重要哟,一会儿设计的一个整合动作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分分钟矫正颈后大包。
所以,不难理解现代人的低头含胸的用电脑、手机是“富贵包”加速形成的原因;另外来自骨盆的前倾也会使颈胸交界出现凸出过大的代偿。
颈后大包有哪些危害呢?
从中医理论分析,颈后大包的位置是大椎穴!它又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椎不通,会堵塞七条经络:督脉、膀胱经、大肠、小肠、三焦经、胆经和胃经。
大椎凸起,影响心脑血管寿命;大椎穴瘀堵,会导致亏气,亏血的状态。气血不能上于头部,会引起头晕,头疼,失眠,健忘等症状。大椎瘀堵同时会造成左右肩血脉不通,肩周炎,手麻,肩部肌肉劳损等风险增加等。
从西医运动解剖分析,颈后大包周围有很多重要的肌肉,我就不一一说了,骨性凸起必然会引起周围肌肉的改变,紧张、僵硬甚至产生无菌性炎症等。
长此以往你便可能出现下面的症状:
1肩颈肌肉觉得紧张僵硬,肩颈不适,容易疲劳。
2肩颈疼痛,上背部广泛性酸胀不适,头晕、眼睛模糊、健忘,有的会出现麻木。
富贵包一般的话会增加肩颈肌肉张力,长时间保持此种体态会使肩颈酸痛。
3胸闷心慌、失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交感神经激惹等等。
那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矫正颈后大包,并从整体改善、加强能够让症状不再反反复复呢?我想这是你很关心的事情。
第一首先矫正头前倾。
这个回答我之前有详细写过,包括如何自我评估是否颈前伸,如何系统矫正?可以参考:
头前倾的发生是生活工作习惯、身体体态和肌肉关节发生改变造成的,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身体形态和力的改变。
大家都知道杠杆原理,有支点,有动力矩,有阻力矩。我们的颈椎和头颅也类似这种关系,寰枕关节相当于支点,头颅相当于阻力臂,颈后的肌肉相当于动力臂。在正常情况下,动力矩和阻力矩平衡,寰枕关节也没有发生不平衡的牵拉,头颅处在正常的位置:耳垂和肩峰处在一条垂直线,脑袋在肩膀的正上方。(左)
在这种体态下,我们的寰枕关节受力小,动力矩肌肉(颈椎后侧肌肉)没有被破坏,不仅是我们姿势形态美观,人高一截有气质,并且对肩颈也很有帮助。
但是如果像题主所描述的,出现头前伸前倾,也就是头在肩膀的前面,不仅姿势形态身体气质不美观,还会大大影响关节肌肉。
我们的脑袋大小和重量和保龄球差不多哦,此时寰枕关节乃至整个颈椎负重大大增加,我们平时低头玩儿手机时,颈椎负重甚至能达到27公斤!相当于在颈椎上吊三个大西瓜!
头前倾之后,颈椎后侧的肌肉处于被拉长无力的状态,这种肌肉平衡被破坏之后,此时我们习惯和动作模式也会悄悄地发生变化。
我们会习惯降头往前,向后缩反而不舒服;我们在做动作时,会不自觉地耸肩,会过度使用已经紧张的肌肉,让弱者更弱。
一方面我们低头,头前伸前倾,下颈椎屈曲,另一方面我们的视线需要向前,所以上颈椎又向后伸展,关于上颈椎和下颈椎的问题于梅君康复师也介绍的很详细很专业了,并提出很好的纠正动作,我就不重复了哦。
好的,简单分析完毕,下面我就提出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动作:
一首先要注意日常的生活习惯。
1不要低头玩手机
2办公室电脑屏幕不能低于眼睛,距离不能太近
3不要一个姿势停留太久,活动颈椎和身体,多晒太阳,补充钙,防止颈椎退化
二纠正身体姿态
1收下巴头后缩,掌心冲前外侧,拇指外旋,后缩肩胛骨,肩膀放松。在这个位置下保持15秒,进行6次。
(图侵删)
2靠一面墙,脚后跟、臀部、枕骨贴紧墙,食指可以帮助下颌微收,同时保持下颌水平,不要使劲儿过多,使耳垂、肩峰、髋关节在垂直线上。
三薄弱肌群练习
1颈椎伸展肌群
可以做静态的颈椎伸展肌群练习,适当抗阻,每次保持6秒,12次为一组,练习3组,组间休息30秒—1分钟。
2菱形肌和斜方肌中束下束
第一个动作起始姿势是在站立位,双臂侧平举,手心向下。
在开始做时,双臂侧平举,掌心朝上拇指冲后,在呼气时拇指向后推,感觉到肩胛骨在做挤压,保持2—3秒,回来。做十次。
十次之后,在拇指向后推到极限时,双臂上下运动十次。
可充分练习到菱形肌和斜方肌中束、下束。
第二个是一组动作
也是大家熟知的YTWL训练,不了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哦。
四紧张肌肉牵拉放松
1斜方肌上束
2胸锁乳突肌
胸锁乳突肌(Musculussternocleidomastoideus),起于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止于颞骨的乳突。也就是我们在转头时,脖子前面最突出的部分。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并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伸。
所以我们在拉伸时,需要向对此侧屈,向同侧旋转。
以拉伸左侧胸锁乳突肌为例,左手放在身后,右手从头顶绕过,食指和中指加紧耳朵,使头向右侧侧屈感觉到有很强的拉伸感,然后头向左侧旋转,感觉到很强的拉伸感,保持15秒,然后头向左上方抵抗6秒以上。
其实头前倾发生后,不可能不多肩颈、胸椎造成多多少少的影响,我的更多回答大家可以参考没会对大家很有帮助。
第二教给大家刚才所说的设计的那个复合性动作,对颈后大包的改善是立竿见影的。
改善颈后大包,立刻让你脑清目明
第三颈后大包的改善也是整体性的,所以你的含胸驼背也是需要一并改善的,这样矫正之后才能够长期保持,并且保证你的症状不再反反复复。
点此查看→李吉尚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
点此查看→张一圣民间神奇一绝、无痛柔性正骨》速治颈肩腰腿关节疼痛
点此查看→龙氏正骨+肌筋膜手法综合治疗脊椎相关疾病
点此查看→张振听张氏零力度(无痛)正骨疗法
点此查看→李强扪筋切骨十字定位正骨法
点此查看→陈杰冯天有新医正骨手法
点此查看→陆玉贵陆氏九龙正骨术暨中医无痛轻柔正骨手法
点此查看→赵梓皓弓弦应力矫正术
手法揭秘——正骨大师是如何做到立竿见影、手到病除的导读“手到病除”一直是现代人追求正骨的最高境界,正骨大师们看似轻柔的手法,却产生了极其神奇的疗效,然而对于我们普通人,唯有通过大师们的指点,方可悟出其中原理。
中医正骨和欧美整脊理论认为:脊椎骨、四肢骨等在外力作用下,在体内均会发生旋转和移位。我们利用人体的对称性和“筋隆起,骨错缝”理论,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方法:筋隆起,骨必错缝。摸骨必先摸筋,我们摸到隆起的筋,就能找到旋移的骨,然后确定最佳的矫正点,定位准确,才能立竿见影。通过触诊明确细微的变化,施以特定的手法改变骨的生物力学,达到治疗的目的,即摸骨知骨病,正骨治骨病。
大家可能会觉得理论谁都会,关键是这样做效果真的会好吗?我们可以看一下正骨老师李吉尚是如何治疗肩周炎,又得到了怎样的效果。
李吉尚老师指出,自己是用单指定点复位法,运用中指或拇指触诊,对脊柱或四肢骨的错位形式进行定性,对施力部位进行定点,利用身体的重量对患椎,进行力学矫正,达到症状消失的目的。手法具有稳、准、轻、巧、无痛的特点。
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吉尚老师只是简单的点按几下,五秒钟的时间患者就有非常大的好转,这就是抓住了真正的治疗要点,可倘若让大家自己琢磨手法,就很难理解究竟是如何治疗才能有如此奇效。可见名师指点的重要性。
看到李吉尚老师手法这么厉害,我们也该跟他学点干货了,大家认真学
每一个手法均在学员身上得到验证!只有体会到手法的疗效,才会提高学习的兴趣,学员才能认真学习掌握!!!所以群里和李老师学习过的学员们一般是这样的情景:
李吉尚老师为了让“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更为广泛的服务于患者,特此开办了“骨旋移·单指定点复位法临床应用研修班”!
授课内容一、骨旋移理论概述、骨的运动形式、摸法练习、骨的摸法(触诊)
二、上肢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手指间关节痛(脱位、错缝、旋移)
2、掌指关节痛的处理
3、腱鞘炎的处理
4、腕关节扭伤(患腕背屈、掌屈,左右摆动)疼痛的处理
5、肘关节痛(肘关节内侧、外侧、后侧、前面中间痛)的处理
6、肩周炎(该手法主要解决肩周炎、治肩部酸沉、上臂痛、中老年夜间肩膀痛)
包括:外展功能受限的处理、后背功能受限的处理、肩前部疼痛的处理、“扛肩”的处理、肩关节半脱位、岗上肌劳损、小儿桡骨半脱位。
三、下肢各病症的速效治疗
1、足跟痛
2、踝关节扭伤(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处理、仅有内翻、外翻、背屈困难的处理、足底固定点疼痛的处理。)
3、膝关节痛(膝关节疼痛、上下楼困难和下蹲困难)
4、大腿根痛的处理
5、梨状肌综合征
6、股外侧皮神经损伤
7、小儿蹲伤后跛行
四、骨盆紊乱引起的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李氏三角及临床意义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处理
3、腰突伴腰椎变直的处理
4、腰突伴腰椎曲度增大的处理
5、腰突伴单椎体滑脱的处理
6、歪臀的处理
7、仅有腿麻的处理
8、尿急、尿频的处理
9、慢性疲劳的处理
10、仅有小腿酸痛脹麻的处理
11、尾椎错位的处理
五、腰部各病症的速效治疗
1、腰痛伴翻身困难的处理
2、腰椎中间痛的处理
3、后伸困难的处理
4、前屈困难的处理
5、腰痛伴前屈困难的处理
6、腰骶关节韧带损伤的处理
7、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8、急性腰扭伤
9、腰肌劳损
10、坐下后起身困难的处理
六、胸背部
1、岔气的处理
2、肋间神经痛的处理
3、背痛、背沉的处理
4、1、2胸椎一侧痛的处理
5、肩胛缝痛的处理
6、肩胛缝固定点痛的处理
7、上段胸椎中间痛的处理
8、上段胸椎中间痛的处理
9、偶发早搏、心慌气短。
10、左侧腹痛的处理
11、青少年园肩驼背的处理
七、头颈部各病症的速效疗法
1、顽固性剧烈头痛的处理
2、常见头痛的处理
3、头昏、头沉的处理
4、眼干、眼涩、鼻塞的处理
5、小儿抽动症(眨眼、咧嘴、喉中发声)的处理
6、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7、头皮发紧、发木的处理
8、落枕(仰俯受限,不能左右回顾的处理、痛连项背的处理、严重时起床困难的处理)
10、慢性咽炎的处理
11、颈椎病(颈椎前屈、后伸困难的处理、颈椎左右旋转困难的处理、6、7颈椎棘突旁一侧痛的处理、颈椎变直的处理、颈椎侧弯的处理、中老年夜间肩膀、上臂痛的处理、手麻的处理、颈部大包的处理)。
八、其他病症的速效治疗
1、失眠的处理
2、便秘的处理
3、心下痞的处理
4、小儿着凉后腹痛
邀请参会对象1、各级医疗机构中西医医师等。
2、从事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等机构负责人及临床医生等。
3、从事疼痛技术研究、教学、科研机构以及医学爱好者等有关人员。
4、个体非职业医师等从业人员。
课程安排年12月18日—23日(18日全天报到)上海
年01月01日—06日(01日全天报到)郑州
年01月10日—15日(10日全天报到)北京
主办方: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医院
承办方:中推联合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电话QQ
6或医学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