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老龄化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已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在全身骨骼质和量下降的情况下,各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风险持续增加。轻微外力即可造成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其中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率最高。
老年人骨折30%以上与骨质疏松相关,脆性骨折的高病死率及高昂的治疗费用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脊椎骨折中又以胸腰椎骨折最常见,椎体骨折的患者较普通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
一、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以卧床为主,包括:卧床休息,垫枕复位、佩戴支具,药物止痛、功能锻炼等。其优点是对机体干扰小,比较安全。然而长期卧床,可以加速骨丢失,造成肌肉的萎缩,这两者又可以加剧疼痛。这就形成了骨质疏松-骨折-卧床-加重骨质疏松的恶性循环,之外,还易导致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致命的并发症,而且椎体高度恢复并不理想,有可能会加重脊柱畸形。
大多数单纯椎体压缩骨折经非手术治疗后疼痛缓解,但仍有1/3以上的患者持续疼痛。若任其发展,有相当部分的椎体将进一步塌陷,导致脊柱后凸畸形,发展成慢性疼痛。老年伤椎前缘高度丢失严重,会造成骨折愈合后严重的后凸畸形,引起脊柱力学分布的改变,加重退变,导致腰痛,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其常用于单纯椎体压缩骨折,压缩高度小于椎体高度的40%,后凸角度小于20°,不伴有脊髓损伤的稳定性骨折,或患者一般状态差,高龄,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非稳定性骨折。
二、手术治疗
1.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
Galibert等首先将此技术用于椎体血管瘤,后逐渐发展成为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已成为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引起疼痛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保守治疗无效而又难以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水泥,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的目的。PVP、PKP止痛效果明显,功能恢复快等已得到广泛认可,大量的临床试验表明,使用该技术能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稳定性,便于患者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其优越性体现在:(1)直接有效恢复被压缩椎体的高度,生物力学强度高,解决了老年人因骨质疏松不宜进行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难题;(2)手术主要通过穿刺完成,创伤小;(3)术后可早期下地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2、开放性手术治疗
对老年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指征尚无明确的界定。椎体成形术由于不能有效增大椎管容积,脊髓神经受压是相对手术禁忌证;对于椎体高度受压超过3/4,骨折累及椎体后壁、骨折块压迫椎管内结构,尤其是伴有脊髓神经受压的病例应用受到限制。随着麻醉等相关技术的进步,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性逐步提高,开放性后路减压内固定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有效的补充方法。
通过清除椎管内骨块可以预防迟发性脊髓神经损伤和继发性椎管狭窄,术后可早期活动,有助于减少骨量丢失,防止骨质疏松的进展。因此,对有条件的患者主张手术治疗。目前比较明确的椎体严重骨质疏松骨折手术减压植骨内固定的适应证为伴有神经损伤或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者,严重的顽固性疼痛,明显的畸形等。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及重度骨质疏松应为相对手术禁忌证。
鉴于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高龄、并存症多,再骨折发生率高等治疗上的难点,应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行正确的状态评估,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同时多学科综合康复锻炼对骨折的预后及康复至关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