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73岁的陈奶奶在家中行走时,不慎摔倒,右手掌撑地,伤及右腕部,当时就感觉到右腕部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活动受限,医院就诊,经摄片检查发现是右桡骨远端骨折,骨折断端短缩明显,远折端向桡侧移位,掌侧成角。医生建议陈奶奶手术治疗,但陈奶奶家中经济条件不好,本身也不想手术,于是在朋友的推荐下,医院寻求治疗。
网图受伤次日,陈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医院民德路院骨伤五科就诊。就诊时,医生检查发现,其右腕肿胀,疼痛,刺痛,痛有定处,餐叉样畸形,可触及骨擦音,活动受限,右手指活动正常,血运及感觉正常。当即给予手法闭合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之后复查X线,右桡骨远端骨折整复夹板固定后,骨折处位置良好。不需要手术,陈奶奶在复查无误后,高兴地回家了。
整复前(上图)后(下图)X线片对比
桡骨远端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骨科医生最常遇到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多见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
此类骨折,在中老年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主要与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有关;而在青少年中,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与男性户外活动及骨骼发育有关,主要是高能量损伤引起。
病因病机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见,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暴力集中于桡骨远端松质骨处而引起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粉碎骨折可累及关节面或合并尺骨茎突撕脱骨折及下尺桡关节脱位。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较少见,骨折发生原因与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称反Colles骨折。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
3、巴尔通骨折(Barton骨折)系指桡骨远端关节面纵斜型骨折,伴有腕关节脱位者。跌倒时手掌或手背着地,暴力向上传递,通过近排腕骨的撞击引起桡骨关节面骨折,在桡骨下端掌侧或背侧形成一带关节面软骨的骨折块,骨块常向近侧移位,并腕关节脱位或半脱位。
临床表现伤后腕部肿胀、疼痛,手腕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
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可见餐叉样畸形,向桡侧移位时,呈枪上刺刀样畸形,无移位或不完全骨折时,肿胀多不明显,可有环状压痛,腕和手指运动不便,握力减弱。X线检查可清楚显示骨折及其类型。
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法整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
首先拔伸牵引,解除短缩畸形,恢复骨端长度。再行端提按压手法整复成角或侧方移位。折顶时应根据骨折端移位及成角的情况,适度灵活运用。整复后小夹板或石膏固定4-6周。
对于粉碎性骨折、复位困难或复位后不易维持者,常需手术复位,克氏针、螺丝钉或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6周。
功能锻炼:固定期间应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部活动,解除固定后,做腕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锻炼。
预防和调护:固定后应观察手部血液循环,随时调整夹板松紧度,注意将患肢保持在中立位,纠正骨折再移位倾向。
本文科普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魏明
骨伤五科主治中医师
擅长于四肢骨折的手法整复,对桡骨远端骨折,手、足部骨折的治疗及常见关节脱位的整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对颈肩腰腿痛及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有较高水平。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