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订阅“花雨生命关怀”
--身心灵成长之路,花雨与您同行。
“三椎五法”五下手法,立竿见影手到病除。手随心转法从手出。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脊柱松通,脏腑自安。
花雨按:张五下老师,是中国民间名医,“中医脊柱筋骨整体平衡法”(简称“”五下正骨“”)创始人。我前段时间有缘参加了五下先生的学习班,被老师和五下正骨技术的魅力深深震撼。五下正骨是医术,更是正心正念,呵护生命的艺术。
先从一个病例说起~
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亲眼看见一位年长病人被腰腿疼痛所困,行走艰难,她辗转多方治疗一年多,花费数万,然而病情没有起色,这次找到五下老师。张老师凝神静气,“咔咔”几下,手到病除。老太太立即可以行走跑步,顿时喜形于色,感谢不已。
再说一个真实的病例~
一个真实的故事
发生在北京
心血管内科的病房
故事的主人公有三个,丁丁、五下先生和丁丁的姑姑。
最近,丁丁的姑姑身体不适,胸闷、心慌厉害住院了。准备要做心脏支架手术。丁丁急了,赶紧找来五下先生帮忙治疗。
五下先生梳着帅帅的大背头,满脸笑容,病房里一下子有了生气。
丁丁拉着姑姑的手,满脸的焦急。
姑姑靠躺在病床上,精神萎顿,忧心忡忡。
五下先生,一口温柔的北京话,“你哪里不舒服哈?”
姑姑,眼神耷拉着,“胸闷、心慌的厉害,做了一大堆检查,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医生考虑心血管有点细,后天打算放一个支架。这几天血压有点高,头也很痛。”
五下先生,点了点头,“要不要我帮你处理处理,让你舒服舒服。”
丁丁着急道,“姑姑,五下老师很厉害的,我的颈椎病好多年了,五下老师几秒钟就搞定了,一点都不痛的。”
姑姑,心里有些害怕,但还是答应了,“五下老师,就有劳您了。”
姑姑在丁丁的搀扶下,坐在了房间的椅子上。五下先生对姑姑的颈椎和胸椎做了详细的检查。
五下先生双手安放在姑姑的肩上,让她有一点安全感,“我先帮你松松颈椎,很多时候高血压是由颈椎不好引起的,松松颈椎,血压就慢慢降下来了。”
五下先生的左手已经托住了姑姑的下巴,右手轻扶着左手,“我这个手法呢,不疼,不疼就是安全,但是可能有点响,有的时候会咔咔咔的响,害怕嘛。”
话音刚落,就听到咔咔咔的响声,还有姑姑“嗷。。”的一声。
丁丁在旁边笑出声来。
五下先生笑着说,“痛吗?”
“不痛。”
“不痛你叫什么呢。”五下师父依然笑着。
姑姑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点怕嘛。”
“现在害怕吗?”
“不怕了。”
话音刚落,五下先生右手托住姑姑的下巴,左手扶着,又是一连串的咔咔声。
姑姑还是“嗷。。”了一下。
丁丁用手捂着嘴大笑起来,“还说不怕,哈哈。我被治疗的时候,比你叫的声音还大呢!”
姑姑慢慢摇晃了脑袋,“好像是脖子是轻松了,头胀痛缓解了很多,眼睛看东西也比以前清楚了。”
“我们把胸椎也调一下吧,双手抓住肩膀。”五下先生顺势托住了姑姑的肘部。
只听清脆的“咔”一下,姑姑闭着眼睛,整个人都松软下来。
姑姑不自主的深呼吸了一下,高兴的笑起来,“五下师父,你太厉害了,胸闷心慌好像没有了。好几十年我呼吸只能到到胸部,刚刚我一下子吸气到我小肚子了,从来没有这么舒服过。”
五下先生笑着,“你家几个子女啊?”慢慢聊起了家常,转移了话题。
聊了半个小时后,五下先生再次确认,“胸闷心慌的感觉还有吗?”
姑姑尝试深呼吸了一下,高兴的摇摇头,“没有了,一点也没有了。”
旁边的病友一直看着这神奇的过程,也央求五下先生帮他看一下。
第二天,两个病人都出院了!原定的心脏手术取消了!
参考一段报道
民间中医“张五下”脊柱如同身体“开关”
(摘自经济参考报)
“颈椎有多种相关疾病,胸椎有75种左右相关疾病,腰椎有种左右相关疾病,‘一个手法治百病’真不夸张。”民间中医、“中医脊柱筋骨整体平衡法”创始人张玉和告诉记者。
由于其“中医脊柱筋骨整体平衡法”仅用五种手法,就可以解决临床上棘手的脊柱相关问题以及并发症,张玉和因而被各地同行和患者亲切地称为“张五下”。
“医武一家”之缘起
张玉和自幼师从武术大师朱福宝习练内家形意拳。对于年少习武之人,筋骨损伤实在常见,十余岁的他跟着师傅学习武术正骨,自此打下推拿正骨、理筋整脊等“导引按跷”术的基础。
上世纪70年代初,插队归来的张玉和,被分配到中国舞剧团,80年代初又进入中央芭蕾舞团工作,参加芭蕾舞剧的电影拍摄服务工作。芭蕾舞一个跨越动作,在舞剧中是瞬间完成,但在电影中可能要重复二十次。那个时代因为没有拍摄电影经验,加之对演员缺乏保护,所以大部分演员都满身伤病。
“为此,部队派来四个针灸推拿高手,国家体委派来四个治疗软组织损伤、肌腱损伤的专家,共八位专家来团里给演员们治伤。”谈及当时情形,张玉和仍心怀感激,“专家有独到的理论与经验,我学过正骨但缺乏系统知识,于是我又向专家讨教不少手法技术。”
从那之后,张玉和对正骨手法的钻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加上他良好的武术功底,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张玉和的在正骨方面的“名气”,也慢慢大了起来。
“不疼之法”即“安全法”
“我们那时治一个人的颈椎病,要用八个人。两个人扛着一根扁担,扁担上绑着绳子,绳子上拴一块毛巾,还得六个人扶着,才能解决一个病人的颈椎问题。”张玉和说起几十年前的正骨场面,忍俊不禁。这也恰恰说明了当时正骨治疗的难度与风险。
“据我所知,利用‘旋转定位’的方法来解决颈椎问题,治愈率在93%左右。总体而言治愈率相当好,但对病人个体来说,一旦7%风险降临,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张玉和说,“我研习过大量民间中医的手法,从中发现‘不疼’就是最好的手法。找到了‘不疼’的方法,就找到了安全。”
中医讲阴阳五行、五脏六腑,都与“五”有关系。张玉和经过多年的钻研,在现代人体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基础上研发出自成一脉的正骨手法,把五六百个正骨手法,简化为五个核心手法传承下去。“授课过程中,学生相互对同伴的颈椎、胸椎、腰椎进行上百次操作,无一例损伤,证明人体本身非常强大,这个手法也是安全的。”张玉和说。根据统计,至今已有上万人次接受过张玉和的正骨治疗,却没有一例损伤记录。
采访当天,正值张玉和参加“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首届国际非药物疗法研讨会。在活动现场,他为参会同行、中医爱好者调整筋骨,手法干净利落、动作迅速到位,有如武术高手出招般梅花间竹,令人眼花缭乱。
张玉和告诉记者,他的手法在武术中叫作“寸力”,在一寸间隙之间发挥,“这种手法除了快、效果好之外,还有就是一寸之间的力是最安全的。过了这个限度,就容易把人抻坏。”
有人给张玉和取外号叫“秒杀”,还有叫他“校大梁”,因为人的脊椎就像自行车的横梁,而他最喜爱的名字就是“五下”。
“颈椎两下、胸椎一下、腰椎两下,一共五下,人体中轴线的问题就改善了。在教学过程中,我教授多种手法,但考核时,这‘五下’手法最核心、最安全,必须掌握。我当然希望之后还有‘刘三下’‘王两下’,只要越简洁、越有效,都是对正骨手法很好的发展。”他说。
坚持整体观看生命
张玉和用五种手法即可解决部分脊柱问题以及并发症,取得这一显著疗效原因很多,勤学苦练、融会贯通……在他自己看来,坚持用整体观看待生命,同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
张玉和曾经为一位同行施治,此人长期受高血压困扰,且颈椎三四五节都有错位,他为此人调整之后,即时测量血压/90,而治疗前血压为/,“椎动脉被错位颈椎卡压住,血液的流量就不够,心脏必自动加大压力才能促使血液冲到大脑末梢,一旦复位,血液流量正常,压力也就恢复正常,这不是个案。”
张玉和曾于年发表过一篇论文,提出“一柱两本”的观点——中医有“肾乃先天之本,脾胃乃后天之本”之说,脊柱位于先天、后天两本之间。通过解决颈椎、胸椎问题进一步解决了心脑血管疾病,这就犹如灯泡不亮时,我们本来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