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病修身,以正形神
编辑/艺辰⊙校对/正清
课件改编
导语:侧弯此恙,究其成因,众说纷纭,惠人见此欲通达众人,摆事实,举实例,皆因善。悯众人之苦辛,怜学子之疾苦,故有之。知其言,晓其理,此篇无论对错,众人自评之。是故凡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何以康健?
文章略长,想要治好侧弯的朋友建议慢慢看完,最好能提出问题!通而受其用。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是高楼的基础地基不稳,高楼也正不了,而在我们身体上的地基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身体的“地基”歪了,身体是不是就像楼一样也是歪的呀,在临床中往往表现的比较多的就是高低肩、长短腿、盆骨侧倾了。所以我们今天的讲课先从身体的地基说起。那同理,身体的地基是什么呢?
对!是骨盆和足弓(脚踝)
我们的骨盆由左、右髋骨和骶、尾椎以及其间的骨连接构成,首先我们来一步一步剖析我们骨盆的结构和脊柱侧弯之间的关系。
1.髂骨的问题
引起的症状:
1.那么我给大家先说说髂骨引起来的长短腿。髂骨如何引起长短腿呢?我们知道骨盆可以整体前倾,也可以整体后倾,髂骨同样也可以一侧向前,也可以一侧向后。如果两侧的髂骨,一边处于中立位,一边向后,那么向后的一侧是短腿。
为什么呢?站立位时,一侧髂骨旋后,相应同侧股骨头向前向上移动,髂后上棘会向后向下。这个时候,一侧髂骨高,一侧髂骨低。影响骶骨,从而出现侧弯。而且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由于髋部的髂骨导致的脊柱侧弯,它的侧弯主要是腰椎段容易形成一个大C行侧弯,往往伴随胸椎颈椎段侧弯容易形成小S形状。也就是说,由于髂骨的问题导致的脊柱的侧弯先出现股骨的位移和改变出现长短腿,使得骶骨出现高低,而我们的脊柱是附在骶骨上的。骶骨一歪,自然腰椎段脊柱形成侧弯。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复杂的情况:我们的髂骨形态没有发生改变,没有出现长短腿的现象,没有骶骨的高低现象,腰椎段也没有出现侧弯。但是我们的胸椎段却出现了侧弯,这种情况临床也是很常见的,出现频率也是很高的。这即是胸椎侧弯的拉力来自腹部的髂骨位置
我们看上图可以得知人体的肌肉筋膜力线不是直来直去的,是斜拉位的交叉相交的,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使得髂骨拉力很大。由于下盘底部保持相对平衡,但是上下相校却失衡了,而这种情况胸椎段侧弯的对侧往往就是拉力最大的方向点。
2.骶骨的问题
假设一侧髂骨向后,一侧髂骨中立位,这个时候骶骨就会相应发生倾斜,骶1的基底面也会倾斜。随之而来,从腰5以上椎体都会发生倾斜,从而形成侧弯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侧弯的应力点在哪里往往那个点就是损伤最大的处。
在这里打个岔,插段脊神经的内容:脊柱下面有脊神经,脊神经主管支配我们的脏腑,其实我们广大的弯友你们都懂脊柱侧弯这个病不是说侧弯以后身体形态的改变,不仅仅是美观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形态改变身体受力失衡后各种各样慢性疼痛的折磨,以及多种多样的脏腑问题。比如胸椎段侧弯导致脊神经卡压会出现长期胸闷心慌,等等以此类推。
3.足弓的改变
从A到B这条叫内侧弓,属于弹性足弓。
从A到C这条叫外侧弓,属于支撑足弓。
从B到C这条叫横弓,
属于平衡足弓。
足弓的作用是,当我们做站立、跑歩、跳高跳远等运动的过程中,足弓会将承受的体重往四方分散,脚底就像弹簧一样,让人在各种活动当中灵活自如。
扁平足
扁平足分为结构型(先天性的)和功能型(后天造成的),功能型属于假性扁平足,更多是小腿及脚底肌肉无力造成的足弓内侧塌陷,当我们脚不受力的时候,足弓出现,当我们在站立或是下蹲的时候足弓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过对某些肌肉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是可以改善的。
危害:身体的压力都将落在了大脚趾周围,走路容易形成内八,长期下来会让内脚踝塌陷,还会造成膝关节的不舒适甚至疼痛。同时由于身体是一个整体,内八字容易使大腿肌肉内旋,从而引起骨盆旋转和骨盆的高低!
高足弓
走路时习惯外八字的人比较容易形成高足弓,而高足弓的人群大多数外八字。脚底是拱起来的,就在像拱形桥一样。
危害:压力落在足底外侧,走路形成外八,使得外脚踝和膝盖感觉疼痛辛苦,严重的时候会导致髋关节外旋、骨盆后倾。
好了,我们仔细讨论了我们地基不稳导致的各种各样脊柱侧弯的情况,现在我们来仔细说说别的一下情况,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号入座”
4.颈性侧弯
即侧弯是由颈椎引起的。特别是寰枢椎紊乱引起整个颈椎胸椎的旋转侧弯。例如,一个人发生了寰枢关节半脱位的时候,头向两侧的旋转角度肯定不一样。若向左角度大,向右旋转达不到要求,这个时候左肩就会提供旋转代偿,帮助头转向右边,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上胸段和颈椎,出现侧弯。但是这种侧弯的度数不会很大。
5.发育异常
由于先天性脊椎胚胎发育不全,如先天性半脊椎、楔形椎体、蝴蝶椎、椎弓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不全,均可引起脊柱弯曲。此种畸形多发生在胸腰段或腰骶段,弯曲出现早,发展快,一般3~4岁的患者就可以有较显著的畸形。(即先天侧弯)
常见于腰椎的发育异常。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是常见的两种发育异常。什么是腰椎骶化?正常腰椎是5节,可是我们在数:5、4、3、2、1。发现怎么腰1上面有短短肋骨,其实不是的,那是第12胸椎,第5腰椎椎体已经和骶骨长在一起了,看着就像骶椎一样。骶椎腰化就是我们在X线片上面去数的时候,发现怎么出现了六节腰椎?其实是骶1椎体没有和下面长好,就变得像腰椎一样了。这种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在临床上很常见,特别7是骶椎腰化,但是很多时候,骶椎不能发育成腰椎椎体的高矮构形,特别是左右高低不一样时候,出现关节面的倾斜,从而出现了侧弯。骶椎腰化的不够,还不如少一节呢。多一节反而引起腰椎的失稳。
还有一种常见的发育异常就是楔形椎,顾名思义,就是椎体长的像木楔子一样,两边一侧高一侧低。如果楔形椎在腰椎,那么这个椎体以上的脊柱都会相应偏歪代偿。如果楔形椎发生在胸椎,那么这个椎体一下的脊椎相对还正常点,上面的会发生侧弯代偿,如果代偿的太厉害,就会相应引起下面椎体的侧弯代偿。具体侧弯的程度就要看楔形的厉害程度。如果楔形椎左右高低差的特别多的话,比如两侧相差1CM,十个毫米,那么这种侧弯我是无能为力的。如果相差不大,还可以手法调整。手法可以慢慢维持,不让侧弯加重或者发展。不可能完全推正推直。这个只能手术才能达到。推完侧弯之后还需要好的康复师治疗或者私教训练,我们把骨头推正以后,再训练肌肉,让肌肉强大,去稳定骨头。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调整骨头,稳定肌肉。
5.外伤损伤导致侧弯
外伤疼痛,身体会选择一个不卡压的角度去代偿,避免发生疼痛。这个时候去治疗,不产生疼痛了,自然代偿减轻,侧弯消失。例如,把患者半脱位的椎体矫正过来,不卡压神经了,疼痛减少,代偿的侧弯也会消失。我们临床常见很多患者外伤疼痛导致的侧弯代偿,一直不治,最终关节变形。急性的外伤也可以引起椎体的位置改变,发生侧弯。
6.习惯性侧弯
观察很多人从小写字的习惯,笔、本、身体都是拧着的,形成习惯性侧弯。我们除外了前面5种原因,就会发现这种年轻人的侧弯就是不良习惯引起的。如果没有椎体半脱位,直接康复训练,改变习惯,就能矫正。如果伴有椎体的半脱位,就需要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力量把它推回去。要注意的是,年龄大的,习惯性侧弯不如年轻人好纠正。习惯性侧弯是由习惯性动作造成肌肉力量改变间接形成的。
以上各种,在临床中并不是单纯存在的,一般都是相间存在的。侧弯的形成是一个综合导致的结果。临床中一般也简单的阐述其主要病机或矛盾点。
那么侧弯怎么治?
那么从我们手法处理方法来说,侧弯一般因为髂骨改变,骶骨改变,导致L5/S1的改变出现比较多一些。颈性侧弯、发育异常占一小部分。外伤和习惯不良也比较少。主要是给骨盆异常的比较多一些。
有几要素:
1、找出他的原发点。原发点就是引起侧弯的原因,找到原发点,我们就可以用矫正手法矫正。就把骨头往一个正常的位置去推。一点一点地去改变。
2,另一个要素是手法。只要是用手法去处理的,一定找好原发点。还有代偿性侧弯,比如原发点在腰椎,有一个侧弯,而胸椎也会出现一个侧弯去代偿,形成S型侧弯。这两个都需要去处理。
我特别喜欢推大C型的侧弯,就是从腰椎到颈椎呈C型。推完后,加上支具进行康复训练。效果非常好。支具的话我不推荐用那种桶状的支具,把人支住了,应力遮挡,肌肉就废用性萎缩了。架上支具是为了很好的锻炼稳定性。可以请一名私教,好好锻炼相关的肌肉群。稳定推正了的脊椎。
所以矫正+支具+功能性训练!这三个加在一起效果是非常好的。
那么,什么年龄阶段的人治疗最好呢?这里面我想给大家再说说侧弯矫正的最佳时期。那么脊椎矫正的最佳时期从理论上来讲:一般20岁之前是脊椎矫正的最佳矫正年龄。现在孩子十四、十五岁这个时候脊椎初步定型。十七、八岁以后相对来说难度增加了。那么三、四十岁了,发生的脊椎侧弯我们还去推吗?我们得去推,得去治疗,肯定能有改善。所以最佳脊椎侧弯矫正年龄在20岁之前。25岁之前也能得到,有效治疗!特别是大家周围14岁之前的小女孩一定要仔细检查有没有长短腿,有没有骶骨、髂骨的改变?有没有侧弯的出现?在12岁之后,小女孩进入第二个生理发育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以让小女孩的脊椎侧弯发展的非常迅速。小男孩虽然也有,但是相比较少得多,男孩向后推迟两岁。(这里给出的年龄是参考标准年龄,根据不同地区、发育特点、个体差别有一定的差异性)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