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脱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好好地跳着舞,怎么就瘫痪了呢
TUhjnbcbe - 2022/4/6 17:24:00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育儿团有偿征稿,详情请在后台回复“投稿”

文|常爸

本文由|常青藤爸爸(ivydad_ivydad)

授权发布


  “谋女郎”刘浩存,大家都认识吗?
  因为她的父母,这个名字前段时间常挂在热搜上。之所以引起高度
  刘浩存母亲的舞蹈学校和受害者家长反复扯皮、不断上诉,直到年,即刘浩存正式出道那年,这笔被法院强制执行的赔款才终于交给了受害家庭。
  事情被大规模曝光后,舆论纷纷谴责刘浩存父母消极敷衍的处理方式。
  但是,最惊讶的,是很多人对儿童学舞蹈这件事存在的知识盲区:
  在很多成年人的认知里,孩子的“腰软”、“身段软”,随便压一压没什么大碍,孩子哭着喊着叫疼不过是“矫情”,练舞嘛,哪有不受罪的呢,把韧带拉开了就好了。
  而很多所谓“专业”的舞蹈机构,正是因为存在这一知识盲区,导致了很多儿童练舞致残的悲剧,随手一搜,就出来很多:
  这些年,身边亲戚朋友家孩子学舞蹈的比比皆是,各种舞蹈培训机构遍地开花,但因为练舞导致的损伤事件更是时有发生。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近10年来国内创伤性儿童脊髓损伤的致伤原因中,各种运动性损伤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比如常见的舞蹈下腰动作。
  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想郑重地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脊椎腰椎其实非常脆弱!下腰劈叉这些练舞基本功,不是靠“硬压”练出来的,这样做会有极大的瘫痪风险!
  伤到脊髓怎么就能导致瘫痪?练功的正确动作规范是怎样?有什么注意事项?跳舞的常见伤有哪些?怎样保护孩子跳舞的安全?怎么选择培训机构?……
  为此,查找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做了进一步了解,并邀请了几位业界专家,来和大家聊聊孩子跳舞时的安全问题。1好好地跳着舞,怎么就瘫痪了呢?
  在人和脊椎动物的脊柱内部,有一条纵行的椎管,脊髓就存在于椎管之中。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分,上端连接延脑,全体呈长柱状,两旁发出叫做脊神经的成对神经,分布到皮肤、肌肉、四肢和内脏。因此,脊髓是周围神经与脑之间的连接通路,也是许多反射活动的中心。
  舞蹈中练习下腰动作,需要牵拉到脊髓。而人体脊髓的牵拉超过限度,或下腰时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危险动作,就可能造成脊髓损伤。脊髓损伤轻则影响运动感觉功能部分障碍,重则半瘫痪或完全截瘫。
  一般的严重脊髓损伤,都伴随骨折、脱位。但孩子练舞时的脊髓损伤,许多不伴有骨折和脱位,被称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即脊髓损伤了,而X线及CT等放射学检查没有可见的脊椎体间柱骨折、脱位等异常发现。易于发生SCIWORA的平均年龄是7.4岁(0~18岁),以8岁以下比较多见。
  SCIWORA的发生和孩子的发育特点、脊柱结构有关:由于孩子的脊柱含水量高,骨化不完全,椎体程楔形,关节面浅,关节囊、韧带的弹性较大,延展性较大,加之孩子脊髓可牵拉长度较小(仅仅0.6cm),脊柱易于牵拉,而脊髓不易于牵拉,所以,两者牵拉长度的差异,导致易于形成这种损伤。特别是当脊柱发生过度变形,诸如弯曲时,椎体瞬间变化的力量可导致脊髓神经、营养血管及细胞的直接损伤。
  孩子的SCIWORA多在车祸、高处坠落等严重事故中出现,但在练习舞蹈或玩耍时也有发生。一般是即刻发生,也有少量的在10-20分钟后出现,而且这种病有数小时到数天的进展高峰期,其中大部分是轻中度的损伤,发现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种没有第一时间引起重视的情况在新闻案例中,也有报道:
  所以,孩子在练习舞蹈时,特别是没有舞蹈基础的孩子,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去做一些高强度和高难的的动作,一定要在老师看护下循序渐进练习。大人万一保护不及时,发生了有可能伤及脊髓的动作,如果伤到腰部,一定要对孩子细心观察询问,一定要引起重视,密切观察,切不可掉以轻心。
  对怀疑有脊髓损伤的孩子,要及时送医,如果搬运或处理不当,后果会更加严重。途中用担架、木板等硬物运送,也可两三个人用平托或滚动法。千万不能采用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或搂抱的搬运方法,这样会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脊髓的损伤。2如何保护跳舞的孩子?
  想要安全,重点
  下腰动作,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好保护?
  跳舞不是为了下腰而下腰,而是为了做更多的优美的后弯动作,下腰时老师要用手臂在孩子腰后拖着,从孩子后面保护。
  如果是停留式后弯,就是像桥一样,手撑住地面,一般是很安全的,除非孩子正好有其他不适,或者外界撞击等,影响了四肢的支撑力。
  如果连续性动作,如从后弯再做到后翻或前翻,除了老师要严格保护,还要有泡沫砖等保护措施,以防头部着地受到伤害。
  此外,为了大家了解得更加直观,给大家录制了一个“下腰注意事项”的小视频,如果孩子在家也练下腰,保护工作要做到位,提到的注意点,一定要记牢。
  “如何正确下腰”划重点:
  1、孩子的手一定要伸直撑住地面,不要弯曲;
  2、孩子的重心要保持在胯的前方;
  3、初期学习下腰的孩子,可以先尝试“落地下”,练习中要注意头的方向。
  出现问题后,好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孩子学习舞蹈太早了,身体难以承受?孩子什么时候学舞蹈合适呢?
  6岁以后,在大人的保护下,可以练习更高难度一点的动作。6-12岁,是孩子身体柔软度、韧度训练的最佳年龄,柔软度很容易被打开,而且孩子对舞蹈的理解力也提升了。
  但是6岁以前接触舞蹈也没有错,前提是要按照孩子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科学设置课程;举个例子,3-5岁的小孩练习“弓步”就比较困难,因为她的协调能力和肌肉发育不到位,6岁以后的孩子,就可以很好地完成“弓步”。
  有没有可能是动作超负荷导致受伤?
  做下腰这种动作之前是要热身的,而且专业的老师都知道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会一下让孩子达到某个超过能力范围的高难度动作。所以,老师的专业性一定要够、保护意识一定要强。
  查到一些外国孩子练舞的受伤高发部位,国内学舞环境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贴出来仅供参考。
  这是美国NationwideChildrens网站曾发布过的一个3-19岁孩子跳舞受伤的调查,调查显示以下结果:
  受伤部位:
  最易受伤的是下肢(58%)、其次是上肢(20%)、最后是躯干(9%);
  受伤方式:
  最常见的是扭伤、拉伤(52%),其次是骨折(14%),以及撞伤、擦伤(14%);
  高发年龄:
  受伤最高发的年龄是15-19岁(41%)。
  那么在国内老师的眼里,情况是怎样的呢?
  孩子跳舞时哪些部位容易受伤?
  多年跳舞的人,大多都是受过伤的,腿、膝盖、脚踝、腰部在跳舞中都是有可能伤到的地方。关键是怎么界定这个“伤”。
  “日常伤”和“有危害的伤害”是区别的。有危害的伤害,正常规范的舞蹈训练不会导致,老师会把控动作幅度;一般常见的原因都是练习中受到了重创、摔倒等外界伤害,轻则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骨折,甚至有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关于受伤的原因,林静老师也从另一个角度做了解读,她把孩子基本功的训练做了如下划分,一种是以孩子动作为主,老师加以保护的训练,如下腰;一种是以老师的引导动作为主,孩子加以配合的训练,如腰部软度练习。
  如果是后者,在练习中一定要和孩子做好沟通,让他“顺从老师的力量,放松身体,不要逆向用力”,否则,也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关于这部分,刚才的视频里也有讲解,大家可以点开观看。
  在什么样的练习中孩子容易遇到外界伤害,危害比较大呢?
  人的身体有自然弧度,如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这个弧度就是“正常人体弧度”。
  而正常人体弧度又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很大提升的,有很大的训练潜力,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通过做一些伸展、拉伸等动作改变这个正常弧度的时候,就会出现“非正常人体弧度”,在“非正常人体弧度”进行时,受到摔倒、扭伤等外界伤害,危害就相对比较大了。
  看来意外的发生,主要还是看教学规范不规范。关于选择舞蹈培训班,您有什么建议?
  主要还是看老师资质。社会舞蹈教育专业毕业的,就是被认可的舞蹈老师,还有就是非科班出身,但舞蹈方面的成就已经得到业界认可的。有些培训机构,请的老师是舞蹈院校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其实是很不规范的。
  其次要和老师聊,看他对舞蹈教学的专业度,有没有独到的见解,懂不懂孩子的兴趣和心理。3
  总结一下:
  了解一圈之后,心里放松了不少。建议大家也不要因为舞蹈伤残事件,就杯弓蛇影,避之不及,毕竟像出现开头事故的概率是极低的。当然也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在某些环节多加注意,比如下面这些:
  1、舞蹈班的选择:
  目前舞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选择舞蹈教学机构、老师,家长一定要擦亮眼;尤其不能把孩子交到专业素质不够、安全意识不强的老师手中。
  2、对孩子的监管力度:
  孩子和老师学跳舞,并不等于孩子就脱离了家长的监管,家长要经常和培训老师沟通,了解学习情况,比如“目前学到什么阶段啦?练习哪些动作啦?要注意什么啦?”,家长多了解些有益无害,发现不对劲时可以和老师及时沟通,孩子在家练习,自己也知道如何保护。
  3、跳舞时的细节处理:
  孩子练舞时,一定要有专人陪在身边,并且不要说些无关的话让孩子分神;说到这要提醒大家,孩子跳舞之前是否得到了足够的休息?孩子跳舞时穿的衣服、鞋子合适吗?地面附近是否有危险物品?别小看了这些细节,处理得好,关键时候能救命。来源:常青藤爸爸(ivydad_ivydad)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好好地跳着舞,怎么就瘫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