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张女士,54岁,下楼梯时因踏空扭伤后出现右足肿胀疼痛,不能行走,家人送其来就诊。经拍片检查是: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张女士问:骨折之后需要“开刀”上钢板吗?不手术能恢复吗?
医院骨伤科主任付宝光解答:根据张女士的病情,诊断为:右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一般情况下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可以采取打石膏或者钢板内固定,但打石膏需要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并存在骨折移位的可能,手术切开钢板内固定则花费较高且需二次取出,对人体创伤大,痛苦多。
付宝光主任微创手术照(图文无关)
张女士问:有没有一种效果好、痛苦少、费用低的方法呢?
付宝光主任解答:有的,医院骨伤科开展的“手法复位闭合穿针”技术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该项技术传承于中医传统骨伤科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主要分为骨折手法复位和闭合穿针两部分。手法复位,通俗的理解就是继承传统中医手法纠正骨折处的错位;闭合穿针,就是直接通过皮肤打入细细的“钢针”而不切开皮肤。目前,医院已经将该项技术应用于常见的四肢骨折,如锁骨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孟氏骨折、桡骨尺骨远端骨折等骨折,尤其是手足部骨折。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的优势: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能够很好的固定骨折防止错位,且对骨膜及软组织的破坏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恢复快的优点。“手法复位闭合穿针”术后,患者通常一周时间就可出院,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大部分骨折即可愈合。骨折愈合后在门诊即可拔除钢针,随治随走,无需住院,有效避免了二次取钢板的痛苦及花费。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医院骨伤科的医务工作者们不断从传统中医骨伤学科中汲取精华,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中西医结合,积极推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深入开展,让传统中医技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造福更多的骨伤患者,切实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及骨折后的痛苦。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后注意事项
一、复位后避免发生下肢水肿的加重,平时要注意抬高患肢促进消肿。
二、在闭合穿针手法复位后,病人应注意在医生指导下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利于消肿。同时也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预防肌腱粘连。
三、闭合穿针手法复位后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查X线片,查看有没有骨折端移位情况。
四、根据医生指导3—4周或者5—6医院骨伤科拆除克氏针内固定。
五、饮食上多吃虾皮、芝麻、海带、瘦肉、牛奶等含钙高的食物,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
手法复位闭合穿针治疗前后展示:
骨伤科简介
骨伤科是医院的重点临床科室,科室设急诊创伤门诊、脊柱骨关节微创门诊、骨质疏松门诊,科室医护人员25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医学硕士8人。
科室中医特色突出,医院建立技术协作关系,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各类创伤、脱位、关节病、腰椎病、骨质疏松症等,“腕折伤”、“腰腿疼”、“骨痹病”是本科室的中医特色优势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该科研究治疗的传统优势项目,在鲁西南地区享有盛誉。
科室始终致力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水平。注重科研与教学,科室注重求知、求新、求精。本着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原则,全心全意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特色治疗:
1、发扬中医骨伤科传统优势,闭合整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局部小夹板外固定,轻便可靠,动静结合,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
2、科室开展棍点治疗、小针刀松解治疗、PRP治疗、射频治疗等结合中医药特色治疗为广大颈肩腰腿痛患者解除病痛。
3、椎间孔镜微创治疗、开放手术综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颈腰椎退行性病变。
4、三氧、关节镜及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髋、肩、肘、踝关节的疾病。
5、开展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如老年髋部骨折、腕部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能结合老年患者多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治疗。
门诊病房
专家简介
付宝光
付宝光:骨伤科主任、主任医师。
个人简介:中国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专业委员,山东省中医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疾病:熟练开展四肢与关节创伤的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肱骨骨折、腕部骨折)的中西医诊疗;椎间孔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开放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颈腰椎退行性病变;PKP及PVP微创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双极射频治疗颈肩腰腿疼、骨性关节炎及各类软组织疼痛性疾病。
坐诊(导医台)
资料提供:骨伤科付宝光主任
文字校对:孙雪莲
编辑、审核:王碧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