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脱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骶髂关节错缝前旋型病历分享
TUhjnbcbe - 2022/7/7 15:23:00

医院中医科中医正骨门诊李宏岩大夫,今天跟大家分享我用运用罗氏正骨手法治疗骶髂错缝上移、下移、前、后、内、外旋,开闭合、复合型众多分型中的前旋型治法病案。

患者杨叶叶,女,28岁

初诊:年1月3日

主诉:左侧腰骶部疼痛1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1天前练习瑜伽后伸腿时听到“咯噔”一声,左腰骶部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行走跛行状态,自行腰围固定,口服散利痛,今晨疼痛未见缓解,无其他异常,为进一步治疗遂就诊。

既往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腰椎曲度正常,腰部肌肉紧张、僵硬、左腰骶部皮温略高,腰椎棘突间及腰椎棘突旁压痛阴性、叩击痛阴性,左侧髂后上棘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僵硬,俯卧位垂直皮肤方向左髂后上棘较右侧髂后上棘略低。无侧弯畸形,活动度:前屈30度,后伸10度。左侧直腿抬高及加强阴性,4字试验左侧阳性、右侧阴性,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双下肢等长,肌力正常,双侧膝腱、跟腱腱反射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x片:骨质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骶髂关节错缝(前旋型)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骶髂关节损伤

诊断依据:①练习瑜伽后伸腿过度,钝挫伤损伤史明确;②临床表现:左髂后上棘处疼痛;③查体:左侧髂后上棘压痛阳性,叩击痛阳性,俯卧位垂直皮肤方向左髂后上棘较右侧髂后上棘略低,“4”字实验阳性。④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未见骨折,脱位。

鉴别诊断:

1.腰扭伤:腰部损伤肌肉有明显压痛,叩击痛,4字试验阴性。本患者练习瑜伽后伸腿时听到“咯噔”一声,左腰骶部出现疼痛,腰部活动受限,查体腰椎棘突间及腰椎棘突旁压痛阴性、叩击痛阴性,4字试验阳性。因此可与腰扭伤相鉴别。

2.骶髂关节骨关节炎:多数的骶髂关节炎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病程长迁延不愈,表现为弹响疼痛、晨僵、关节挛缩、功能紊乱、静息痛、负重时疼痛加重。查体Piedallu征阳性、对抗性髋外展试验阳性。退变型x线片示关节退变,以增生及骨刺为主。

本案中练习瑜伽后伸腿时牵拉顿挫伤引起、病因明确,病程短,无弹响,晨僵等症状,同时x检查示骨盆未见明显异常。因此可与骶髂关节骨关节炎相鉴别。

治则:活血活络,整复错缝。

处理:1.手法治疗—侧卧位斜板法。患者右侧卧位,左髋膝关节屈曲,在下者伸直,医者一手推按住患者肩前部,另一肘抵住患者坐骨结节,将患者腰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手推按住患者肩前部固定微用力推,肘关节抵住患者坐骨结节用力下压,做相反方向扳动。髂后上棘处有后旋弹响入位声即停,矫正手法结束后,医者自上而下从腰骶部向左下肢捋顺以通调气血,疏通经络。

2.药物治疗:口服,龙血竭4粒/次tid以活血;外用:氟比洛芬巴布膏1贴/次bid以局部消炎镇痛。

3.注意事项:患者卧床休息;避免仰腰,后伸腿,。

二诊:年1月5日

患者自述左髂后上棘处疼痛减轻,腰椎活动基本如常。

查体:左髂后上棘与右髂后上棘相平,左侧髂后上棘略有压痛及叩击痛,皮肤温正常,左侧4字试验弱阳性,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阴性。

处理:1.手法治疗—侧卧位斜压法。患者右侧卧位,左髋膝关节屈曲,在下者伸直,医者一手推按住患者肩前部,另一肘抵住患者坐骨结节,将患者腰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手推按住患者肩前部固定微用力推,肘关节抵住患者坐骨结节用力下压,做相反方向推压5次左右,矫正手法结束后,医者自上而下从腰骶部向左下肢捋顺以通调气血,疏通经络。

2.药物治疗——口服:龙血竭3粒/次tid以活血消肿;外用:骨通贴膏2贴/次bid。活血止痛

嘱:避免剧烈运动,过度伸腰。

三诊:年1月10日

经三次治疗,患者弯腰活动度正常无疼痛,患者自述腰骶部无明显疼痛。

查体:腰椎活动正常。查体见左髂后上棘无肿胀,左侧髂后上棘无叩击痛无压痛,肤温正常,腰椎活动正常,俯卧位髂后上棘垂直皮肤方向等平,余查体试验阴性。

嘱:可锻炼腰骶部骨肌,稳定骶髂关节,防止骶髂前旋复发,如:仰卧位抱膝与胸前,5秒一次,五次一组,每组间隔2分钟,每天锻炼5组。

按:根据相关依据排除相关疾病,明确诊断,罗氏正骨在治疗骶髂关节错缝(前旋型)时,按压部位要准确,位置靠下为坐骨结节处,方向要准确.在治疗骶髂关节错缝(前旋型)时,根据疼痛,损伤的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法,如起病初期旋错缝严重,侧卧位斜板法。抖力斜板。略低时,使用侧卧位斜压法医者肘或手掌压按坐骨结节处3-5次即可,侧卧位斜压法在抗阻位发力压按。配以罗氏捋顺气血行经络,康复锻炼应循序渐进,如仰卧位抱膝与胸前,5秒一次,五次一组,每组间隔2分钟,第一周三组,每周加一组,达到达到目的力所能及即可,不可过度锻炼造成2次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骶髂关节错缝前旋型病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