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朋友一提到腰痛,首先想到的就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医院就诊,经拍片检查后,却被医生诊断为“腰椎滑脱”。
然而“腰椎滑脱”也会导致腰痛,且更加难愈,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到底什么是“腰椎滑脱”呢?今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腰椎滑脱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腰椎滑脱“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指腰椎因椎体间连接异常发生上位椎体相对于下位椎体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通俗来讲就是腰椎椎体发生错位。
“腰椎滑脱”发病率在我国约为4.7-5%,最常见的部位是腰4-腰5,腰5-骶1节段,其中腰5椎体发生率为82-90%。腰椎滑脱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为什么会出现腰椎滑脱一腰椎先天发育不全腰椎在发育时,有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愈合,则会导致先天性椎骨峡部断裂不连,引起腰椎滑脱。
二身体外伤急性外伤、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可导致腰椎滑脱。这种情况多见于竞技运动员或搬运工。据统计,举重运动员%有腰椎峡部裂,甚至滑脱,羽毛球运动员中的发病率也可达到50%。
三疲劳骨折人站立时,下腰椎负重较大,导致前移的分力,作用于骨质相对薄弱的峡部。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严重者可引起滑脱。
四退行性改变退变性因素也是腰椎滑脱不可忽略的因素,这一般是老年人腰椎滑脱的常见因素。由于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
关节突变得水平,加之椎间盘退变、椎间不稳,从而逐渐发生滑脱,但峡部仍然保持完整,又称为假性滑脱。
怎么预防腰椎滑脱和腰椎滑脱的治疗相比较,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应该注重预防。那么,腰椎滑脱患者该怎么预防呢?
●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腰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重复同一动作,出现症状时及时治疗。
●防止外伤:外伤很容易导致腰椎滑脱病情加重,已经康复的患者,容易出现二次滑脱。
●纠正不良姿势:不良姿势会加重腰椎负荷,导致本就承担较大压力的腰椎,出现病变危险。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睡觉的时候姿势不当、床过软都会导致生理曲度不利,容易导致腰肌紧张,僵硬,血液循环不畅。所以睡眠时应合理应用枕头,避免过高或者过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